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雪二首·其二》
《雪二首·其二》全文
唐 / 温庭筠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攲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0)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静谧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开篇便以雪地上冰封的砚水池为画面,透露出寒冷的气氛。同时,“窗风”和“酒易消”则暗示了室内的宁静与孤独,诗人似乎在寂寞中寻找慰藉。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接下来是自然界的声音——鸦鸟的叫声,以及村庄生活的点滴——人们踩过的村桥。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冬景。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这里诗人用“略急”来形容雪花纷飞的速度和情境,而“才深未寂寥”则表达了雪虽未到极深,但已经带来了宁静的氛围。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诗中的“细光”和“轻白”都是对冬日阳光与积雪细腻的描绘,它们穿透阴影,与枝头上的积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柔而又生动的画面。

“草静封还折,松攲堕复摇。”这里则是对植物在雪中的状态的描写。草儿被雪压弯曲,而松树因风而轻轻摇曳,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与变化无常的美丽画面。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最后两句诗人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内心感受。由于眼睛不适,他也没有兴致坐在夜深人静时继续阅读或工作,反而是选择了停笔休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精细观察与描写,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共同构建出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饱含内心世界的冬日画卷。

作者介绍
温庭筠

温庭筠
朝代:唐   字:飞卿   籍贯: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东南)   生辰:约812—866

温庭筠(约812年-约866年),本名岐,艺名庭筠,字飞卿,男,汉族,唐代并州祁县(今山西省晋中市祁县)人,晚唐时期诗人、词人。唐初宰相温彦博之后裔。出生于没落贵族家庭,富有天赋,文思敏捷,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有“温八叉”之称。温庭筠多次考进士均落榜,一生恨不得志,行为放浪。曾任随县和方城县尉,官至国子监助教。然恃才不羁,又好讥刺权贵,多犯忌讳,取憎于时,故长被贬抑,终生不得志。
猜你喜欢

重九登第一山

数步到山寺,满园寒菜肥。

溪泉经雨活,檐鸟傍人飞。

红树叶初下,白云僧独归。

幽花隔年别,相见尚依依。

(0)

晚渡石湖

水烟忽上白,渐没青山杪。

不知双桥明,全约一湖小。

山店不成市,入夜人声悄。

弦月忽悠扬,并与西风袅。

交秋已半月,残暑苦未了。

所赖夜气清,聊逭毒热恼。

知心通冥论,矫首凌空窅。

直出飞鸟先,孤云同缥缈。

(0)

寄灵隐白谷载一两公

交游多半在禅丛,为忆巾瓶事远公。

一棹钟声残照里,六桥山色暮寒中。

遥天落木风尘老,旧国平芜烟水空。

相送虎溪成久别,比来吟兴复谁同。

(0)

落花

枝上黄莺渐露身,飞英历乱堕红尘。

将随薜荔依山鬼,难共靡芜待美人。

河北名园贪结子,武陵归棹欲迷津。

香车宝马缘都尽,天与幽人一锦茵。

(0)

曹娥江舟中·其一

无数滩明灭,征鸿伴远游。

荒江寒白日,群盗碍清秋。

路转危樯急,沙回乱草浮。

寻常轻短剑,藉汝暂宽忧。

(0)

高阳行二首·其一

高阳年少事横行,重侠由来不重生。

夺得宝刀摇雪色,骑将飞马蹴风声。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北宋·张载 阮咸 王戎 山涛 章士钊 周笃文 张涤华 邓缵先 邵元冲 南怀瑾 李根源 张其锽 李四光 陈布雷 任援道 陶博吾 顾学颉 陈迩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