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攲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
草静封还折,松攲堕复摇。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
这是一首描绘冬日静谧景色的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砚水池先冻,窗风酒易消。”开篇便以雪地上冰封的砚水池为画面,透露出寒冷的气氛。同时,“窗风”和“酒易消”则暗示了室内的宁静与孤独,诗人似乎在寂寞中寻找慰藉。
“鸦声出山郭,人迹过村桥。”接下来是自然界的声音——鸦鸟的叫声,以及村庄生活的点滴——人们踩过的村桥。这些细节描绘出了一个静谧而又充满生机的乡村冬景。
“稍急方萦转,才深未寂寥。”这里诗人用“略急”来形容雪花纷飞的速度和情境,而“才深未寂寥”则表达了雪虽未到极深,但已经带来了宁静的氛围。
“细光穿暗隙,轻白驻寒条。”诗中的“细光”和“轻白”都是对冬日阳光与积雪细腻的描绘,它们穿透阴影,与枝头上的积雪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温柔而又生动的画面。
“草静封还折,松攲堕复摇。”这里则是对植物在雪中的状态的描写。草儿被雪压弯曲,而松树因风而轻轻摇曳,展现了自然界生命力与变化无常的美丽画面。
“谢庄今病眼,无意坐通宵。”最后两句诗人提及自己的身体状况和内心感受。由于眼睛不适,他也没有兴致坐在夜深人静时继续阅读或工作,反而是选择了停笔休息。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精细观察与描写,以及诗人的个人情感体验,共同构建出一个既有视觉美感又饱含内心世界的冬日画卷。
水烟忽上白,渐没青山杪。
不知双桥明,全约一湖小。
山店不成市,入夜人声悄。
弦月忽悠扬,并与西风袅。
交秋已半月,残暑苦未了。
所赖夜气清,聊逭毒热恼。
知心通冥论,矫首凌空窅。
直出飞鸟先,孤云同缥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