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分守郑公升滇南宪使》
《送分守郑公升滇南宪使》全文
明 / 韩上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郑公萧散著瑰姿,政暇常裁五字诗。

天入碧鸡持使节,地分铜柱见蛮碑。

书萦带草承家学,庭倚甘棠寄后思。

执法只今临外甸,履声还动紫宸知。

(0)
鉴赏

此诗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题为《送分守郑公升滇南宪使》。诗中描绘了郑公的风度与才华,以及其即将前往滇南担任宪使的场景。

首句“郑公萧散著瑰姿”,以“萧散”形容郑公的洒脱不羁,而“瑰姿”则赞美其非凡的风采。接着,“政暇常裁五字诗”点出郑公不仅政务繁忙,亦能于闲暇之余创作五言绝句,展现其多才多艺的一面。

“天入碧鸡持使节,地分铜柱见蛮碑”两句,运用象征手法,将郑公比作手持使节的使者,穿越碧鸡山,踏遍蛮荒之地,象征其即将前往的滇南地区。同时,通过“铜柱”和“蛮碑”等意象,描绘出边疆的壮丽景色与历史痕迹,寓含着对郑公此行的期待与敬意。

“书萦带草承家学,庭倚甘棠寄后思”两句,进一步展现了郑公的个人品质与情怀。他不仅继承了家族的学问,更在庭院中植下甘棠树,寄托着对未来子孙的期望与思念,体现了其深厚的家国情怀。

最后,“执法只今临外甸,履声还动紫宸知”表达了对郑公即将赴任的肯定与祝福。他作为执法者,如今将亲临边远之地,其行动必将引起朝廷的关注。这里的“紫宸”借指皇宫,暗示郑公此行的重要性和影响。

整首诗通过对郑公形象的描绘与对其即将前往滇南任职的祝愿,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国家边疆治理的深切关注。

作者介绍

韩上桂
朝代:明

明广东番禺人,字孟郁,号月峰。幼时家贫,喜读书。向人借《二十一史》,浏览一月,即默识大略。万历二十二年中举。授国子监丞。转永平府通判。巡抚方一藻以其才荐。崇祯末闻帝死讯,愤恨死。
猜你喜欢

方丘歌四首·其三諴夏

厚载垂德,昆丘主神。阴坛吉礼,北至良辰。

鉴水呈絜,牲栗表纯。樽壶夕启,币玉朝陈。

群望咸秩,精灵毕臻。祚流于国,祉被于人。

(0)

幽州为卢昌衡卢思道语

卢家千里。释奴龙子。

(0)

闺思诗

几当孤月夜,遥望七香车。

罗带因腰缓,金钗逐鬓斜。

(0)

枣下何纂纂二首·其二

御柳长条翠,宫槐细叶开。

还得闻春曲,便逐鸟声来。

(0)

赠刘仪同西聘诗

开邛昔柔远,宾越尽招携。

岂若驰天使,玉节抚遗黎。

五祠临渭北,双岭带崤西。

故关看金马,馀坛听宝鸡。

垂丝被柳陌,落锦覆桃蹊。

分祛俄易惨,离思实难赍。

极野云峰合,遥嶂日轮低。

尘暗前旌没,风长后骑嘶。

灞陵行可望,函谷久无泥。

须君劳旋罢,春草共萋萋。

(0)

赋得日中市朝满诗

云阁绮霞生,旗亭丽日明。

尘飞三市路,盖入九重城。

竹叶当垆满,桃花带绶轻。

唯见争名利,安知大隐情。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管讷 张仲深 沈明臣 卢琦 廖行之 方仁渊 陈履 董以宁 徐瑞 钱澄之 程本立 岑徵 释清远 宋无 顾逢 王行 蔡戡 方献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