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楞伽端介然见访余以病未及谢先此寄之》
《楞伽端介然见访余以病未及谢先此寄之》全文
宋 / 释德洪   形式: 古风

楞伽剧谈喜高笑,一钵安巢在云杪。

我游庐山二十年,闻名常多识面少。

道林过我古南台,路逢泥软手提□。

台舆瓦合今果尔,更呼邻僧相与来。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释德洪与楞伽端介的会面情景,充满了禅意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首句“楞伽剧谈喜高笑”,生动地展现了楞伽端介来访时的喜悦与谈吐的风趣,仿佛两人在高处畅谈,笑声回荡。次句“一钵安巢在云杪”,形象地描述了楞伽端介随身携带的一钵,如同鸟巢般稳稳地置于云端,象征着他的简朴与超脱。

接着,“我游庐山二十年,闻名常多识面少”两句,表达了释德洪对楞伽端介的仰慕之情,以及两人虽久闻其名却难得一见的遗憾。这不仅体现了对对方的尊敬,也流露出一种知音难觅的感慨。

“道林过我古南台,路逢泥软手提□”中,“道林”可能是指道林寺或与道林相关的人物,这里暗示了楞伽端介在前往或离开的路上经过了释德洪所在的古南台,而“□”字可能是被遮挡或缺失的部分,此处可以理解为某种物品或工具,形象地描绘了楞伽端介在泥泞的路上行走的情景,体现了他旅途中的艰辛与坚持。

最后,“台舆瓦合今果尔,更呼邻僧相与来”两句,说明了古南台的现状与变化,同时也表达了释德洪希望邀请邻近的僧侣一同接待楞伽端介的意愿,体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客人的尊重。整个场景温馨而和谐,充满了禅宗文化的韵味。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两位高僧之间的会面与交流,不仅展现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也反映了禅宗文化中对于简朴生活、自然和谐以及超脱世俗的追求。

作者介绍

释德洪
朝代:宋   生辰:1089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哲宗元祐四年(1089),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猜你喜欢

盛京独坐门春联

文昌气象联奎壁;道派渊源溯漆沮。

(0)

乾隆80万寿联

四时为柄;万象皆春。

(0)

贺双寿有子孙者联

举案齐眉,俱无量寿;奉觞绕膝,皆不羁才。

(0)

母寿八十戏台联

福算祝萱堂,不须乌哺陈情,北阙恩荣分湛露;

寿筵歌菊部,争似羽衣度曲,西池仙籁遏行云。

(0)

嘲江标联

作文不在工,只要进得水多,从此江河将日下;

买学要现票,净是挑些木偶,任他标榜自风行。

(0)

湖北公桑园联

美利尽田园,许万家生意平分,微行试辟豳诗地;

成功告纁组,有五色天章可织,厥篚新呈荆贡时。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曹尔堪 周瑛 伍瑞隆 张以宁 汪莘 丁复 许有壬 梁以壮 张洵佳 李洪 李英 乌斯道 卢楠 陈渊 董元恺 吴俨 唐之淳 张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