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观蚁微物,其智有足称。
出穴缘阶级,戢戢后先升。
分馀互友告,取道不长胜。
世人遗其善,竞以逐膻憎。
宋子虽救厄,知己归隰朋。
悠悠念群动,大小俱可徵。
云鸟时微灭,野马日凭淩。
即事求端绪,无为费目凝。
吾观蚁微物,其智有足称。
出穴缘阶级,戢戢后先升。
分馀互友告,取道不长胜。
世人遗其善,竞以逐膻憎。
宋子虽救厄,知己归隰朋。
悠悠念群动,大小俱可徵。
云鸟时微灭,野马日凭淩。
即事求端绪,无为费目凝。
这首诗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表达了对蚂蚁智慧与团结精神的赞赏,同时也反思了人类社会的行为。诗人郭之奇在诗中提到蚂蚁“出穴缘阶级”,展现了蚂蚁有序地行动,互相帮助,共同寻找食物的情景。这种行为体现了蚂蚁群体的智慧和协作精神。
接着,诗人将蚂蚁与人类进行对比,“世人遗其善,竞以逐膻憎”。这里指出人类往往忽视了蚂蚁的善良与合作,而过于追求个人利益,甚至对他人产生憎恨。诗人通过这一对比,表达了对人类社会中自私与冷漠现象的批评。
随后,诗中提到宋子(可能是指宋襄公)的故事,作为对蚂蚁行为的一种类比。宋子在危难中救助他人,最终却因过分仁慈而被误解。这进一步强调了在面对困境时,如何平衡善良与实际效果的重要性。
最后,诗人感慨于自然界中的各种生命形式,不论是云鸟还是野马,都在各自的环境中生存与发展。他提出“即事求端绪,无为费目凝”,意思是说,我们应该从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寻求启示,而不是无谓地凝视或纠结于表面现象。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观察蚂蚁的行为,探讨了智慧、团结、善良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然法则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