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帆飞指落星湾,四顾湖光荻苇间。
王气千年应不散,紫云高处是匡山。
挂帆飞指落星湾,四顾湖光荻苇间。
王气千年应不散,紫云高处是匡山。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船航行在鄱阳湖上,四周被芦苇环绕的景象。诗人以挂帆飞指的动作,生动地展现了行舟之快,同时也暗示了对前方未知世界的期待与探索精神。"落星湾"作为背景,增添了画面的神秘与浪漫色彩。
接着,诗人四顾环视,只见湖光与芦苇交织成一幅宁静而辽阔的画面。这样的自然景观,不仅让人心旷神怡,也引发了诗人对历史与未来的深思。"王气千年应不散"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联系起来,暗示着这片土地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其精神与气魄虽历经千年仍不减分毫。
最后,"紫云高处是匡山",诗人以想象中的紫云和远处的匡山,进一步拓展了画面的意境。紫云象征着神秘与希望,而匡山则可能是诗人内心向往的精神高地或理想之地。这一句不仅丰富了诗歌的视觉效果,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同时也寄托了对理想与未来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凉飙散馀暑,霁景开严城。
仲丁祀甫临,感兹岁律更。
交神靡他道,夙夜寅直清。
庙廷肃涓洁,星汉斗标横。
雍雍奏雅乐,侃侃陈芳馨。
元酒注在爵,太羹供在铏。
牺牲既肥腯,肴蔬亦洁精。
礼备而乐和,默然想音形。
斯道贯今古,达者如梦醒。
谁能分彼此,岂复异神明。
圣灵虽在天,昭格惟一诚。
洋洋俎豆间,似悉登降清。
花边立马候官舟,山绕桐江翠欲流。
内翰素闲专对学,黄门剩有抚绥筹。
口衔天语经铜柱,服赐麒麟过广州。
南物南人应见惯,肯将薏苡累兹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