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道棕榈功胜桑,剥蕉抽茧愈青苍。
衣蓑衣锦寻常事,试把蚕耕细较量。
我道棕榈功胜桑,剥蕉抽茧愈青苍。
衣蓑衣锦寻常事,试把蚕耕细较量。
这首诗《棕皮》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棕榈与桑树的对比,以及棕皮与丝绸的关联,巧妙地表达了对棕榈及其产物的赞美之情。
首句“我道棕榈功胜桑”,诗人直接点明棕榈的功绩超越了桑树,暗示棕榈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不亚于桑树在纺织业的地位。棕榈树不仅提供木材,其果实和叶子还能制成各种实用物品,如棕榈叶可以编织成屋顶材料或日常生活用品,而棕榈纤维则可以用来制作绳索、渔网等。
次句“剥蕉抽茧愈青苍”,进一步描述了棕榈的特性。这里的“剥蕉”可能是指剥开棕榈果壳,“抽茧”则是比喻从棕榈纤维中提取出精细的丝线,这一过程使得棕榈纤维显得更加青翠、坚韧。这句诗生动地展现了棕榈纤维的质地和用途,强调了其在制作衣物时的优越性。
后两句“衣蓑衣锦寻常事,试把蚕耕细较量”,将棕榈与蚕丝进行了对比。诗人指出,无论是穿着棕榈叶编织的蓑衣还是用棕榈纤维制成的锦衣,都只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物。这里通过“寻常事”一词,突出了棕榈制品在人们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实用性。同时,诗人以“试把蚕耕细较量”为结,暗喻棕榈与蚕丝在纺织领域的竞争,强调了棕榈纤维在制作衣物时的细致和精良,与蚕丝相比也毫不逊色。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棕榈及其产物的描绘,不仅赞美了棕榈的实用价值和自然之美,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
世网谁所张,四弥天宇大。
万情本一机,矻矻同此在。
徐君经世心,心乃超世外。
趣静缘有动,无显奚用晦。
姑为辟俗去,示世无吾待。
结庵定其迁,初不惮一再。
容膝得胜处,外物了纤芥。
有山自烟云,有水可灌溉。
百丈峙翠屏,千寻拖碧带。
床头三圣书,会意谢分挂。
天山得要旨,肥遁元非内。
此名扁此室,吾诗傥容配。
笔端吐阳春,胸次著云梦。
袖中匠石斤,规矩随意中。
君侯道艺乐,不许俗子共。深堂埃?外,平日文字供。
默对八窗静,不但十年种。
妙语落人间,一一万金重。
平反与进修,并作旨甘奉。
只今衣五綵,颇亦笛三弄。
何人侍板舆,觞豆燕群从。
鸰原春事繁,雁影天宇空。
傍睨枭雉呼,或作邹鲁閧。
纷纷手翻覆,纳纳腹空洞。
汲直合居中,器博滞近用。
初计拔薤来,竟息憩棠讼。
翛然拥书坐,竹风助吟讽。
更听雏凤鸣,未妨蜚鸿送。
今皇志复古,俗有后宾贡。
斯文属耆儒,夏屋况巨栋。
江汉继崧高,谁当第嘉诵。
县知尹吉甫,缩手辟张仲。
《题张仲思孝友堂》【宋·陈造】笔端吐阳春,胸次著云梦。袖中匠石斤,规矩随意中。君侯道艺乐,不许俗子共。深堂埃?外,平日文字供。默对八窗静,不但十年种。妙语落人间,一一万金重。平反与进修,并作旨甘奉。只今衣五綵,颇亦笛三弄。何人侍板舆,觞豆燕群从。鸰原春事繁,雁影天宇空。傍睨枭雉呼,或作邹鲁閧。纷纷手翻覆,纳纳腹空洞。汲直合居中,器博滞近用。初计拔薤来,竟息憩棠讼。翛然拥书坐,竹风助吟讽。更听雏凤鸣,未妨蜚鸿送。今皇志复古,俗有后宾贡。斯文属耆儒,夏屋况巨栋。江汉继崧高,谁当第嘉诵。县知尹吉甫,缩手辟张仲。
https://shici.929r.com/shici/52pBT3B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