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张孝廉归吴》
《送张孝廉归吴》全文
唐 / 章孝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吴将勤苦见高科,艺至春官不奈何。

想得江南诸父老,因君鞭鞑子孙多。

(0)
注释
吴将:指吴地的将领。
勤苦:勤奋刻苦。
高科:高位或好成绩。
艺至:技艺达到。
春官:古代官职名,负责选拔官员和礼仪之事。
奈何:无可奈何,表示无法阻止。
想得:想象。
江南:指长江以南地区。
诸父老:各位长辈。
因君:通过你。
鞭鞑:鞭打,这里比喻惩罚。
子孙多:子孙众多。
翻译
吴地将领勤奋刻苦得以晋升高位
技艺精湛到春官也无法阻挡他的才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科举考试中刻苦用功,终于成功地步入春官(即考取了进士)却仍旧感到无奈。诗人通过对江南父老的思念和对张孝廉子孙满堂的羡慕,表达了对朋友归乡之情和对家庭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艺术层面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开篇即写“吴将勤苦见高科”,直截了当地描绘出士子们考取仕途的艰辛。而后“艺至春官不奈何”则透露出一丝成功后的矛盾情感,既有喜悦之情,也有对未来前程的迷茫和无奈。

诗人接着通过“想得江南诸父老”转换情绪,将思念之情投射到远方的家乡和长者身上,表达了对温暖家庭和熟悉生活的渴望。最后,“因君鞭鞑子孙多”一句,则是对朋友张孝廉美好家庭生活的一种祝福,同时也映衬出诗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期许。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结构紧凑的送别诗,通过对比和对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感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作者介绍

章孝标
朝代:唐

章孝标(791—873年),唐代诗人,字道正,章八元之子,诗人章碣之父。李绅镇守扬州时,于宴集上,以“春雪”命题赋诗。章孝标下笔立就:“六出飞花处处飘,粘窗著砌上寒条,朱门到晚难盈尺,尽是三军喜气销。”满座皆惊服。元和十四年(819年)中进士,由长安南归,先寄友人一书,其中有:“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踌躇满志之状跃然纸上。适为李绅所见,作诗批评:“十载长安方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章孝标大惭拜谢赐教。太和年间曾为山南道从事,试大理寺评事,终秘书省正字。有诗集一卷。韦庄编的《又玄集》录其《归海上
猜你喜欢

喜雨次吴贰守韵

好雨朝如注,檐声彻夜同。

鹁鸠鸣更急,蚁子穴犹封。

物荷回枯力,人誇斲鼻工。

至诚元易感,不在话言中。

(0)

秋夜纳凉

暑退蝉鸣秋气清,傍檐枯坐旅愁并。

香沈夜榻疏灯暗,云捲晴空孤月明。

覆载敢忘犬马报,江山终结鹭鸥盟。

天涯此日还为客,后夜清光何虚盈。

(0)

寄刘远夫

曾陪丹陛持霜简,共谪穷荒叹晚途。

江外相思前夜梦,河壖归到几封书。

行藏自分青山好,勋业番惊白发疏。

君在濠梁多乐事,人情观尽最知鱼。

(0)

春日游览近郭山水·其一

华春巳随处,逸兴若游仙。

忽到苍厓下,閒听万壑泉。

折麻思远道,濯耳仰高贤。

胜事双溪曲,重来咏采莲。

(0)

海市

四月潜阳达,云烟拍岛生。

无风能袅袅,匝水故盈盈。

恍惚灵仙驾,飘摇罨画城。

人心多想像,虚拟蜃为情。

(0)

山中秋宿

山行日易黑,况复连阴霏。

徒役困泥坂,夜火亦已微。

旅亭何萧索,供张以夙戒。

入门木叶下,秋虫响庭外。

偃息宵分中,霜露欺枕席。

何异彼兕虎,草旷率尔集。

乡梦长夜剧,悠悠渡江海。

故山千万重,忽复迷所在。

梦迷不自知,相思无已时。

衡阳雁过久,不见玉书回。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李曾伯 王绂 赵孟頫 杜牧 黄遵宪 曹植 魏了翁 王禹偁 薛蕙 洪适 王之道 文天祥 林朝崧 李俊民 史浩 姚鼐 罗洪先 贺铸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