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将勤苦见高科,艺至春官不奈何。
想得江南诸父老,因君鞭鞑子孙多。
吴将勤苦见高科,艺至春官不奈何。
想得江南诸父老,因君鞭鞑子孙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学者在科举考试中刻苦用功,终于成功地步入春官(即考取了进士)却仍旧感到无奈。诗人通过对江南父老的思念和对张孝廉子孙满堂的羡慕,表达了对朋友归乡之情和对家庭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艺术层面来看,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开篇即写“吴将勤苦见高科”,直截了当地描绘出士子们考取仕途的艰辛。而后“艺至春官不奈何”则透露出一丝成功后的矛盾情感,既有喜悦之情,也有对未来前程的迷茫和无奈。
诗人接着通过“想得江南诸父老”转换情绪,将思念之情投射到远方的家乡和长者身上,表达了对温暖家庭和熟悉生活的渴望。最后,“因君鞭鞑子孙多”一句,则是对朋友张孝廉美好家庭生活的一种祝福,同时也映衬出诗人自己内心深处的期许。
总体来看,这是一首情真意切、结构紧凑的送别诗,通过对比和对待,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离别之感以及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山行日易黑,况复连阴霏。
徒役困泥坂,夜火亦已微。
旅亭何萧索,供张以夙戒。
入门木叶下,秋虫响庭外。
偃息宵分中,霜露欺枕席。
何异彼兕虎,草旷率尔集。
乡梦长夜剧,悠悠渡江海。
故山千万重,忽复迷所在。
梦迷不自知,相思无已时。
衡阳雁过久,不见玉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