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暑收远林,晚衣称絺葛。
独携羽扇轻,开窗面清豁。
修篁皆下垂,静气以心掇。
偶来汎汎风,荡为水云活。
孤蝉何不劳,入夜尚相聒。
仰指群星繁,能让大河阔。
吾意有美人,援琴在天末。
阑暑收远林,晚衣称絺葛。
独携羽扇轻,开窗面清豁。
修篁皆下垂,静气以心掇。
偶来汎汎风,荡为水云活。
孤蝉何不劳,入夜尚相聒。
仰指群星繁,能让大河阔。
吾意有美人,援琴在天末。
此诗描绘了一幅夏日傍晚,诗人独自于书斋中,欣赏自然美景的情景。首句“阑暑收远林”,描绘了夏末时节,暑气渐消,远处树林一片宁静的画面。接着“晚衣称絺葛”一句,写出了诗人穿着轻薄的夏季衣物,与清凉的环境相得益彰。
“独携羽扇轻,开窗面清豁”两句,生动地展现了诗人手持羽扇,轻轻摇动,打开窗户,面对着开阔而清爽的景色,心情愉悦的状态。接下来,“修篁皆下垂,静气以心掇”描绘了竹林中的静谧氛围,诗人的心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偶来汎汎风,荡为水云活”则通过微风的吹拂,使得水面泛起涟漪,云朵似乎也活了起来,进一步渲染了自然界的生机与和谐。最后,“孤蝉何不劳,入夜尚相聒”一句,以孤蝉的鸣叫,反衬出夜晚的宁静,同时也表达了对蝉鸣不息的感慨。
“仰指群星繁,能让大河阔”则将视角转向天空,群星璀璨,仿佛能包容一切,包括那宽广的大河。这一转折,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之美的赞叹,也暗示了他对人生广阔视野的追求。
“吾意有美人,援琴在天末”则是全诗情感的升华,诗人想象有一位知音,在遥远的天边弹奏着琴曲,表达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傍晚的自然风光,以及诗人内心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有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姑孰望东城,长江八十里。
思君半夜泛渔舟,明月随人渡寒水。
江南美酒君家无,携来相就倾一壶。
澄江如冰月如玉,拂拂清风生碧芦。
功名无成安足嗟,但令方寸无疵瑕。
炼丹辟谷亦琐琐,万物何处非生涯。
君不见鸿沟欲将天下裂,失道阴陵遽身灭。
玉帐周遭皆楚歌,金甲缤纷摧汉钺。
重瞳却传绘塑手,瓦鼓巫歌荐神酒。
庙前老木藏训狐,豪气英风亦何有。
沈吟往事君勿悲,我曹幸遇尧舜时。
田中谷稔牛羊肥,高会难逢易别离,今宵不醉欲安之。
去年四月二十七,亲见进之没磝盘。
今年二月十三日,又闻立之死卼白。
身膏草野心为谁,区区身后犹谗疾。
进之一子久乃得,立之一子称特恩。
死封疆臣古所重,千载烈士多衔冤。
立之才武世少敌,胸中意欲吞河湟。
将军一剑义自决,塞上扰扰多奔亡。
前功委弃不复收,李蔡下士皆封侯。
生人欺鬼不解语,天道反复终相雠。
昨得二月三日书,犹云持重破贼锋。
等閒人事祇十日,使我泪落亲书踪。
儿痴母老女未嫁,实事无一虚名存。
相知抱恨宁复论,谁为往吊洮西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