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
《吴松道中二首·其二》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0)
注释
晓路:清晨的道路。
雨萧萧:雨声稀疏。
江乡:江南地区。
叶正飘:树叶飘落。
天寒:天气寒冷。
雁声急:大雁叫声急促。
岁晚:年末。
客程:旅途。
鸟避:鸟儿避开。
征帆:行驶的船帆。
鱼惊:鱼儿受惊。
荡桨跳:划桨搅动水面。
孤舟:孤独的小船。
何许:何处。
霜月:霜白的月亮。
系:停泊。
枫桥:枫桥。
翻译
清晨的路上雨声稀落,江南水乡的树叶正随风飘摇。
天气寒冷,大雁的叫声显得急促,年末的旅途遥远而漫长。
鸟儿避开行驶的船帆飞回,鱼儿被划桨的扰动吓得跳跃。
孤独的小船停泊在何处,只有霜白的月光照亮了枫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秋日清晨的行旅图景。"晓路雨萧萧",诗人以轻柔的雨声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凄清的氛围。"江乡叶正飘",进一步点明季节,落叶纷飞,暗示旅途中的离别与寂寥。

"天寒雁声急",随着气温下降,大雁的叫声显得急促,增添了季节转换和旅途艰辛的感受。"岁晚客程遥",一个"遥"字表达了诗人长途跋涉,时间已近岁末的孤独与疲惫。

"鸟避征帆却",生动地刻画了水鸟因船只经过而避开的情景,反映出诗人行舟的动态。"鱼惊荡桨跳",通过描写鱼儿受惊跳跃,进一步强化了舟行的动态感。

最后两句"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诗人以孤舟夜泊枫桥的画面收尾,霜降月升,渲染出一种冷寂的夜晚,同时也暗示着旅程的终点和未知的前方。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富有画面感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吴松道中的所见所感,寓情于景,情感深沉而富有诗意。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陇东西二首·其一

陇东流水向东流,不肯相随过陇头。

祗有月明西海上,伴人征戍替人愁。

(0)

招束伯仁杜子长夜话

久阴忽晴已可赏,况复夜气驱蚊藏。

清风逆回六月热,急雨借得三秋凉。

非惟归云人目快,更有白月天心当。

从来万古有未尽,待子一夕心胸张。

(0)

水调歌头.九日

壮日遇重九,跃马□欢游。

如今何事多感,双鬓不禁秋。

目断五陵台路,无复临高千骑,鼓吹簇轻裘。

霜露下南国,淮汉绕神州。钓松鲈,斟郢酒,听吴讴。

壮心铄尽,今夕重见紫茱羞。

月落笳鸣沙碛,烽静人耕榆塞,此志恐悠悠。

拟欲堕清泪,生怕菊花愁。

(0)

秋兴八首追和杜老·其六

远水西来抱鹿头,山前草木带霜秋。

黄花雅意撩诗兴,红叶端能寄别愁。

日月奔驰双转毂,江湖漂荡一轻鸥。

干戈未戢中兴沸,蹴被空怀祖豫州。

(0)

和子厚弟冬至即事

天容如鉴地无尘,阳气依稀动紫荆。

日晷渐长端可爱,霜华增重不胜清。

(0)

点绛唇·其六暗香梅

雪径深深,北枝贪睡南枝醒。暗香疏影。

孤压群芳顶。玉艳冰姿,妆点园林景。凭阑咏。

月明溪静。忆昔林和靖。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梁章钜 孙光宪 王处一 黄瑜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