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高丽僧式上人游两浙江会提学黄晋卿句曲外史茅山张伯雨好事者绘为文会图》
《高丽僧式上人游两浙江会提学黄晋卿句曲外史茅山张伯雨好事者绘为文会图》全文
元 / 宋褧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文章释老谁争雄,昔人三语将无同。

已公茅屋见新句,匡庐莲社追随风。

名胜绝怜留翰墨,笑谈莫谓变虚空。

鸡林到日传相诧,杖锦归来未是穷。

(0)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宋褧的诗《高丽僧式上人游两浙会提学黄晋卿句曲外史茅山张伯雨好事者绘为文会图》描绘了一幅文人墨客与僧侣共聚交流的生动画面。首句“文章释老谁争雄”暗示了文人与佛门弟子在智慧上的较量,但并未分出高下。接着,“昔人三语将无同”表达了对前人精辟言论的认同,认为即使是寥寥数语,也蕴含深刻哲理。

“已公茅屋见新句”描绘了聚会的场景,茅屋之中,学者们交流新思想,茅屋主人或许就是黄晋卿。“匡庐莲社追随风”则借用了佛教禅宗的典故,比喻他们以禅宗的清修精神进行学术探讨,体现了文人对精神境界的追求。

“名胜绝怜留翰墨”表达了对名胜古迹的珍视,他们不仅在美景中留下了墨宝,还通过交谈深化了彼此的思想交流。“笑谈莫谓变虚空”强调了文会的轻松氛围,尽管谈论的是深奥的学问,却寓教于乐,不觉时光流逝。

最后两句“鸡林到日传相诧,杖锦归来未是穷”预示了他们的讨论成果将远播海外,即使身着华丽衣饰归乡,也不觉得贫穷,因为他们收获的是精神的富足和知识的丰盈。

整体来看,这首诗赞美了文人与僧侣之间的学术交流,以及他们在游历名胜中增进智慧的活动,展现了元代文人雅集的独特风貌。

作者介绍
宋褧

宋褧
朝代:元   字:显夫   籍贯: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   生辰:1294-1346

宋褧(1294-1346), 字显夫,大都宛平(今属北京市)人。泰定元年(1324)进士,授秘书监校书即,改翰林编修。后至元三年(1337)累官监察御史,出佥山南宪,改西台都事,入为翰林待制,迁国子司业,擢翰林直学士,兼经筵讲官。卒赠范阳郡侯,谥文清。著有《燕石集》。延佑中,挟其所作诗歌,从其兄本(字诚夫)入京师,受到元明善、张养浩、蔡文渊、王士熙方等学者的慰荐。至治元年(1321),兄诚夫登进士第一,后三年(1324)显夫亦擢第,出于曹元用、虞集、孛术鲁翀之门,时士论荣之。
猜你喜欢

御园仲春

宿润连林暗远岚,韶光耐可事幽探。

绿凝柳陌丝方罥,红重桃蹊蕊尚含。

新水柔于云出谷,平湖圆似镜开函。

溶溶著个轻舟泛,明圣遥同印月三。

(0)

盘龙松歌

何处无松,盘山之松,天下松之宗。

盘山何处无松,法藏之松,盘山群松之祖龙。

十馀年来将谓田盘大略吾遍考,孰知盘龙之名今日吾方晓。

乃知理境本无穷,谁能一一研精讨。

昨夜不曾梦非熊,胡然而遇渭滨老。

盘之龙之而鳞甲拿云空,传神如遇陈所翁。

龙之盘,偃蹇夭矫蟠空山,设色不须杨契丹。

偓佺曾此食其子,香闻应遍一百里。

田畴不卖卢龙塞,其时佳荫之下常徙倚。

是松真龙,非龙不盘。宇宙万劫,云翠涛寒。

(0)

凤凰墩

漭沆俯神池,岧峣耸画楣。

将融楼雪重,欲泮渚烟迟。

绘事窗中纳,芸编座里披。

予心生慕处,韶乐九成时。

(0)

雪中万寿山

位置林亭为畅怀,忧来祗益鲜推排。

试看咫尺依然在,何事今朝始觉佳。

幻似芳韶发荑萼,润从莩甲达根荄。

濛濛远共溪烟合,喜与俱之讵有涯。

(0)

题李成大禹泣辜图

露收临康衢,下车泣罪人。

匪事疑惟轻,岂博矜曰仁。

弼教苟无术,抱惭良有因。

痛兹桎梏者,犹然尧舜民。

自以心为心,久由治未臻。

数世异醇漓,三千年可知。

(0)

岁朝试笔·其二

乙亥年逢乙亥正,寿徵慈寿祝传生。

惟祈介祉增王母,底藉新诗纪顾清。

气转青阳思布泽,化行勃律志销兵。

好春七日先新岁,百福昌昌遍九瀛。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黄玠 胡俨 魏野 程颂万 黄溍 刘过 吕岩 杨圻 韩偓 孙传庭 晏几道 谭嗣同 姜夔 薛季宣 洪亮吉 顾太清 王质 朱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