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送邵文伯归溧阳》,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这两句诗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机遇的难得,通过“盍簪”这一古代计时工具,以及自然界中的偶然事件(如浮木遇龟),表现出诗人对友情来之不易的珍惜。
"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这两句则表达了在忙碌和平静的时光中,都能以诗歌和美酒作为寄托,长时间地送别朋友人,同时也透露出即使是在寂静之中,也无需担忧,因为有心灵的寄托。
"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这两句诗用“酸寒”和“枯槁”形容环境的萧瑟,以此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去的溧阳之地,以及自己独处湘原时的自我怜悯。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离别之后,不禁轻摘帽簪以寄托哀思,而行骑中却不忍心催促马匹快速前行,以此延缓分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元气殊万类,惟人最通明。
夫何此灵草,亦识谗谀情。
扬扬吐奇芬,毋乃太微精。
孤根宁独立,不与凡卉并。
宵衣朝百辟,丹陛秋风生。
奸回既屏迹,利口亦潜形。
周禾徒同颖,汉芝空九茎。
虽能誇美瑞,曷足资治平。
寄言持斧者,可与同令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