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邵文伯归溧阳》
《送邵文伯归溧阳》全文
宋 / 李弥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òngshàowénbǎiguīyáng
sòng / xùn

zānxiànsānniánféngguīxìnǒurán

mángtǒngchángjìngzhōngjiǔfángchán

suānhándǎojūnjīngǎoxiāngyuánlián

biéhòutánguānyìngmiǎnzhebiānqiǎnshēngxiān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弥逊的《送邵文伯归溧阳》,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离别的惆怅之情以及对友谊的珍视。

"盍簪异县亦三年,浮木逢龟信偶然。" 这两句诗描述了时间的流逝和机遇的难得,通过“盍簪”这一古代计时工具,以及自然界中的偶然事件(如浮木遇龟),表现出诗人对友情来之不易的珍惜。

"忙里诗筒长遣客,静中酒户不妨禅。" 这两句则表达了在忙碌和平静的时光中,都能以诗歌和美酒作为寄托,长时间地送别朋友人,同时也透露出即使是在寂静之中,也无需担忧,因为有心灵的寄托。

"酸寒溧尉君今似,枯槁湘原我自怜。" 这两句诗用“酸寒”和“枯槁”形容环境的萧瑟,以此反映出诗人的内心感受,表达了对朋友即将远去的溧阳之地,以及自己独处湘原时的自我怜悯。

"别后弹冠应不免,着鞭莫遣祖生先。" 最后两句则写出了离别之后,不禁轻摘帽簪以寄托哀思,而行骑中却不忍心催促马匹快速前行,以此延缓分别的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的珍视以及面对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

作者介绍
李弥逊

李弥逊
朝代:宋   号:筠西翁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生辰:1085~1153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你喜欢

登岳次刘希尹韵四首·其一

岱宗山秀百灵屯,壁立烟霄万古存。

幽府化机盘地轴,上清真气接天门。

霞标日观青松丽,春透龙池碧水温。

薄暮振衣峰顶石,蓬莱东眺海云昏。

(0)

祇树庵

竹映窗前水漱门,数声幽鸟报朝昏。

行来恐踏苔痕破,目送山阴过远村。

(0)

巾山晨望柬钱克温

月落江水明,疏钟发林杪。

濛濛山气合,历历川光晓。

妙静玄化机,纵意群动表。

悠然悟真趣,忽觉天地小。

是身本无累,万事相纷扰。

愿释经世情,于兹共幽讨。

(0)

指佞草

元气殊万类,惟人最通明。

夫何此灵草,亦识谗谀情。

扬扬吐奇芬,毋乃太微精。

孤根宁独立,不与凡卉并。

宵衣朝百辟,丹陛秋风生。

奸回既屏迹,利口亦潜形。

周禾徒同颖,汉芝空九茎。

虽能誇美瑞,曷足资治平。

寄言持斧者,可与同令名。

(0)

游金莲寺

金莲山寺万松阴,流水花开自古今。

几发青螺撑佛顶,半岩秋月印禅心。

满天风雨龙归洞,入座笙歌鸟隔林。

骏马神鹰无觅处,一声鸡犬在云深。

(0)

此身

此身日日一箪贫,贫里留残自在身。

独把筇枝行又立,东风花柳不嗔人。

(0)
诗词分类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