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身日日一箪贫,贫里留残自在身。
独把筇枝行又立,东风花柳不嗔人。
此身日日一箪贫,贫里留残自在身。
独把筇枝行又立,东风花柳不嗔人。
这首诗《此身》由金代诗人秦略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身处贫困却保持独立自由精神的主人公形象。
首句“此身日日一箪贫”,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生活状态——每日仅有一箪之贫,生活极其简朴。然而,尽管物质条件匮乏,但“贫里留残自在身”,他依然能够保持内心的自由与独立,不被物质所束缚,展现出一种超脱于物质贫困之上的精神境界。
接着,“独把筇枝行又立”一句,通过具体的动作描绘,进一步展现了主人公的独立与自在。手持竹杖(筇枝)行走,时而前行,时而驻足,这一动态的描绘不仅表现了其行动的自由,也暗示了他在精神上的独立思考与自我探索。筇枝在这里象征着一种工具或伴侣,陪伴着主人公在人生的道路上前行,同时也象征着他追求自由与独立的精神支柱。
最后一句“东风花柳不嗔人”,以自然界的景象作为背景,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春风轻拂,花柳轻摇,这一切都显得那么和谐美好,仿佛对人类没有丝毫的怨恨或不满。这不仅是一种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寓意,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以及对于人性中善良、宽容品质的赞美。同时,这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平和与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即使面对贫困,也能以一颗宽容的心去看待周围的世界。
综上所述,《此身》这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生活状态的描绘,展现了其在贫困中的独立自由精神,以及对和谐、宽容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长卿冠华阳,仲连擅海阴。
圭璋既文府,精理亦道心。
君子耸高驾,尘轨实为林。
崇情符远迹,清气溢素襟。
结游略年义,笃顾弃浮沉。
寒荣共偃曝,春酝时献斟。
聿来岁序暄,轻云出东岑。
麦垄多秀色,杨园流好音。
欢此乘日暇,忽忘逝景侵。
幽衷何用慰,翰墨久谣吟。
栖凤难为条,淑贶非所临。
诵以永周旋,匣以代兼金。
云墉带天构,七气焕天冯。
琼扉启晨鸣,九音绛枢中。
紫霞兴朱门,香烟生绿窗。
四驾舞虎旗,青軿掷玄空。
华盖随云列,落凤控六龙。
策景五岳阿,三素眄君房。
适闻臊秽气,万浊污我胸。
臭物薰精神,嚣尘互相冲。
明玉皆璀烂,何独盛德躬。
高揖苦不早,坐地自生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