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冯济川教授求赞》
《冯济川教授求赞》全文
宋 / 释清远   形式: 赞  押[月]韵

天地无物我无物,隐显空云随出没。

此间谁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轰一咄。

(0)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独特的表达方式,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我与存在的深刻思考。首先,“天地无物我无物”一句,开篇即揭示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与个体自我的理解,暗示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追求。接着,“隐显空云随出没”描绘了云彩在天空中的变化,象征着事物的显现与消失,以及生命的无常与流转。这种自然景象的描绘,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寓意着人生的起伏和宇宙的奥秘。

“此间谁是悟玄人,霹雳光中轰一咄”则是全诗的点睛之笔,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在这浩瀚的宇宙中,又有谁能真正领悟到宇宙的玄妙?诗人通过“霹雳光中轰一咄”的形象,表达了对智慧与真理追求的渴望,同时也暗示了寻求答案的艰难与挑战。这一句不仅深化了主题,还赋予了诗歌一种强烈的震撼力和启示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哲学思考的融合,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人生和自我认知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真理和智慧的不懈追求。它不仅富有哲理深度,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双重关照。

作者介绍

释清远
朝代:宋

释清远(一○六七~一一二○),号佛眼,临邛(今四川邛崃)人。俗姓李。年十四出家,尝依毗尼。南游江淮间,遍历禅席,师事五祖演禅师七年。后隐居四面山大中庵,又住崇宁万寿寺。继住舒州龙门寺十二年。徽宗政和八年(一一一八),奉敕住和州褒禅山寺(《古尊宿语录》卷二九)。踰年,以疾辞,归隐蒋山之东堂。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演禅师法嗣。宣和二年卒,年五十四。事见《筠溪集》卷二四《和州褒山佛眼禅师塔铭》,《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
猜你喜欢

闻京师得雨志怀

北省春率旱,十岁九忧常。

今年诚厚幸,值我巡南邦。

奏书每开读,频报甘膏滂。

大抵符旬期,雨后即宜旸。

二麦可冀收,黍禾苗俱长。

齐鲁一律然,额手为民庆。

惟是西南鄙,仍多沮洳乡。

荆山亟疏治,积水奈汪洋。

所涸未及半,播种不可望。

为此弗宁居,更筹救民方。

喜音复北来,二寸沃绿秧。

惊慰继以疑,行看怀新良。

忧喜总因农,忧多喜每忘。

嗟此两鬓间,安得不点霜。

(0)

命筑高邮城外石堤诗示董事诸臣

河水日以高,河堤日以起。

漾舟度高邮,城庐见堤底。

无计使之与堤平,生灵所系惊心视。

前度淮城命砌石,兹审缓急略可恃。

无已下策仍用之,縻帑固非所惜已。

愧我犹无疏瀹能,责人尽职斯非理。

巩固崇墉保障资,费期实用而已矣。

(0)

留馀山居杂咏

路入绝尘路,居真太古居。

湖山秀不尽,此处独留馀。

步步踏奇石,声声听冷泉。

香垆峰下瀑,一半借来悬。

穿石登丹梯,凭楼出绿树。

旷览破天悭,豪吟惬始遇。

把臂合佺乔,决眦入寥廓。

振衣天风寒,西湖真一勺。

会得留馀意,境将福不穷。

门应高大著,往事有于公。

(0)

瑞石洞

天目东来走溟海,龙飞凤舞势奇骇。

吴山控江为最奇,瑞石奇擅吴山最。

我昔未游今游初,谽谺□㠑真仙都。

拾级不辞百丈峻,乘兴安用轻步舆。

兴亦不可穷,奇亦曷有限。

徒因创览一凭栏,率费中人十家产。

(0)

法螺寺

诡石诧奇峰,苍松盘曲径。

窅窕深翠处,林壑相掩映。

春禽唱清音,涧花含净性。

梵宇到面前,乃识藏邃夐。

出密忽登高,望远如临镜。

吴中寺亦多,此独以幽胜。

设以拟诗人,非贾宜在孟。

(0)

灵岩杂咏再叠沈德潜韵八首·其二琴台

西蜀及东鲁,琴台名纷然。

此胡亦有之,迹传阖闾年。

松风写谡谡,峡水常湲湲。

想彼三郎流,听之早欲眠。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裴光庭 耶律隆绪 姚月华 陈均 韦丹 蔡必胜 包播 裴廷裕 范纯礼 蓝采和 湘驿女子 盛度 王仲元 赵光远 刘程之 苏瑰 李夫人 柳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