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屏曲曲掩秋尘,何处车声五色麟。
飞燕曾为掌上舞,崔徽不及卷中真。
蕙花清露纫成佩,菱带文波绣作茵。
独倚疏桐无限思,尽凭鸡卜问江神。
银屏曲曲掩秋尘,何处车声五色麟。
飞燕曾为掌上舞,崔徽不及卷中真。
蕙花清露纫成佩,菱带文波绣作茵。
独倚疏桐无限思,尽凭鸡卜问江神。
这首元代张逊的《无题四首(其一)》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富有诗意的画面。首句“银屏曲曲掩秋尘”,以银色的屏风曲折地遮挡着秋天的尘埃,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雅致的氛围。接着,“何处车声五色麟”暗示着远方有华贵的车马声传来,可能是想象中的仙人乘坐五彩麟车,增添了神秘色彩。
“飞燕曾为掌上舞”借飞燕比喻女子轻盈的身姿,暗示曾经有过如燕舞般的繁华与欢乐。然而,“崔徽不及卷中真”又将视线转向书卷,崔徽虽美,却比不上书中所描绘的真实情感,流露出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对比和感慨。
后两句“蕙花清露纫成佩,菱带文波绣作茵”进一步描绘了精致的生活细节,用蕙花上的露珠制成佩饰,菱叶编织成带有花纹的垫子,展现出高雅的生活情趣。最后,“独倚疏桐无限思,尽凭鸡卜问江神”则表达了主人公独自一人在稀疏的梧桐下,沉浸在深深的思绪中,借助占卜江神来寄托对未知的期待或寻求解答。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诗人对往昔繁华的怀念,以及对现实与理想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夙秉宋贤说,太息怀斯文。
矧近讲席前,遗趾播馀芬。
湘东望湘西,连山如陈云。
亟渡入谷口,空翠四边分。
筑室倚岝㟧,开宇面岩垠。
当门古涧响,环墉高树曛。
荒榛延暮色,泠风交远闻。
去之六百年,垂教志何勤。
蔼彼援鹑手,伤玆获角麇。
吾生志不就,斯世邈无群。
回舻天地晚,空怅逝沄沄。
驱车轹草越败墙,高柳万数馀两行。
同来十客吊荒圃,自昔几辈升此堂。
相公退直紫微省,词客尽会平泉庄。
外张绿云作帷幕,中吹白雪调竽簧。
尚馀杗桷挂蛛网,已无户牖开蜂房。
脱辐当门妇尘席,举案置地斟虚觞。
平生眩视鲁郊飨,日思埋迹蚁邱浆。
治世群才美可用,放言吾志嘻其荒。
已知尧桀未须辨,焉明凡楚今谁亡。
默对荒陂夕阳尽,独忆秋风江水长。
仆夫促驾各归去,回首陈迹烟苍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