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沟南去路悠悠,十月花冰拍岸流。
翘首太行山上月,又从今夜照离愁。
芦沟南去路悠悠,十月花冰拍岸流。
翘首太行山上月,又从今夜照离愁。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场景中的凄美与深沉情感。首句“芦沟南去路悠悠”,以芦沟桥为起点,描绘出一条漫长而遥远的道路,预示着离别的距离之长,情感之深。次句“十月花冰拍岸流”,将时间点定在寒冷的十月,以“花冰”这一独特景象,既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也暗示了离别时的冷清与寂寥。花冰拍打岸边,仿佛是离别者心中难以言说的哀愁,随着水流不断流淌。
第三句“翘首太行山上月”,通过眺望远处的太行山之月,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意境。太行山作为背景,不仅增加了画面的壮丽感,也象征着离别后远方的思念与牵挂。最后一句“又从今夜照离愁”,直接点明了离愁的主题,强调了无论何时何地,那轮明月都会见证并陪伴着离愁,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内心深处的不舍与思念。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送别场景,展现了友情的深厚与离别的无奈,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未来的无限忧虑。
小红亭子清溪上,绿阶自生秋草。
乱竹飘泉,乔松阁雨,如线长江横绕。残星曙早。
渐烟火人间,万家青晓。
风起潮音,布帆点点出林杪。
前尘回首如梦,荒凉苔藓碧,沉没丹灶。
钟影沉秋,茶声过梦,猿鹤空山都老。
湘帘下了,只一片寒云,晚楼低到。
独倚危栏,乱林风自扫。
玉琯吹春,浓云隔雪,暗香初傍霜毫。
如此幽栖,轻颦底上眉梢。
琅玕待刻珍珠字,怕冰姿、著意难描。
映疏寮,笺展红霞,袖展青绡。
江南芳讯今何似,镇蛮烟蜒雨,愁倚琼箫。
梦绕江村,一枝细认溪桥。
何时真向图中坐,倩长娥、诗句重敲。
漫魂销,亚字阑低,心字香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