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唐多令.阅秀水朱竹垞寄静怜词》
《唐多令.阅秀水朱竹垞寄静怜词》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词  词牌: 唐多令

东短接西长。晁家小巷香。代州城、最细花娘。

行四更当年十四,鸳水客,作鸳鸯。送出雁门旁。

踟蹰广武乡。上琶弦、更唱娥郎。

臂上不知朱十印,可尚在,在红襄。

(0)
鉴赏

这首《唐多令》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情感丰富的画面。开篇“东短接西长”,以空间的对比引入,暗示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绵延。接着“晁家小巷香”一句,将嗅觉与情感相连,渲染出一种温馨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代州城、最细花娘”则将地点与人物相融合,通过“细花娘”这一形象,不仅展现了女性的柔美,也隐含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接下来的“行四更当年十四,鸳水客,作鸳鸯”几句,通过时间的跨度和角色的转变,描绘了一段青涩而又充满期待的爱情故事,其中“鸳水客,作鸳鸯”更是巧妙地运用了双关,既指水上的船只,又暗喻爱情中的伴侣,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

“送出雁门旁。踟蹰广武乡。上琶弦、更唱娥郎”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通过地点的变换和音乐的加入,营造出一种离别前的不舍与依恋,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最后,“臂上不知朱十印,可尚在,在红襄”以细节描写收尾,将情感推向高潮,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也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整个画面充满了深情与哀愁。

整体而言,这首《唐多令》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巧妙的意象运用,展现了作者对爱情、离别、回忆等主题的深刻思考,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丹霞秋况·其一

独住孤峰计未成,暂时安稳闭柴荆。

移床就瀑晴还雨,倚杖看云陡亦平。

山意送寒催老景,禅心兼懒入诗情。

从抛笔墨烟霞外,何暇缄书寄友生。

(0)

寄怀家扬

扶胥一室倚南天,怜尔幽栖近海边。

云影破帘窥皓月,江声入树散鸣蝉。

渔翁夜起闻清咒,野鹤寒归习定禅。

翻忆去年风雨夕,笠瓢来趁贾人船。

(0)

送陈长卿还八闽

岭树吹寒动早梅,好山那惜暂徘徊。

难教云水留君住,先问舟航何日来。

松径未深终有待,石池虽浅更须开。

闻钟应不同元亮,肯信溪桥长绿苔。

(0)

寄榄溪同社

离心何处慰,书报过泷舟。

旷海愁曾渡,春山忆昨游。

潮鸡喧定夜,滨蛤映居楼。

念此一相别,看青芳杜洲。

(0)

寄达此上人

闻君到处有烟霞,吴越江山暂作家。

秋色再逢瓜步晓,月明几向洞庭赊。

寒随雁影过天末,梦逐潮声到海涯。

我亦因人聊寄此,北风微雨日初斜。

(0)

还庐山兼往嘉禾请藏留别雷峰诸同学·其二

一生痼癖在烟霞,多病奚辞去路赊。

好友暂违愁有限,名山高卧乐无涯。

香炉峰看新晴瀑,招隐泉烹未雨茶。

胜事不堪频向说,恐劳清咏忆蒹葭。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仇远 李云龙 释慧空 陆文圭 杨巍 叶茵 陈匪石 牟巘 华岳 何绛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