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昨夜到雕阑,十里楼台宿雾看。
何处春游试兰桨,玉人犹怯晓风寒。
春风昨夜到雕阑,十里楼台宿雾看。
何处春游试兰桨,玉人犹怯晓风寒。
此诗描绘了春夜至清晨西湖畔的景象,细腻地展现了季节更替与自然之美。首句“春风昨夜到雕阑”以春风为引子,暗示了季节的转换,雕阑则为精致的栏杆,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华美的氛围。次句“十里楼台宿雾看”,将视线拉远,展现了一幅广阔而朦胧的画面,十里之遥的楼台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梦幻。
接着,“何处春游试兰桨”一句,将读者带入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场景,想象着有人在湖面上划着兰桨,享受春天带来的乐趣。这里的“兰桨”不仅指代了划船的动作,也象征着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最后,“玉人犹怯晓风寒”以“玉人”比喻女子,形象地描绘了女子在清晨微寒的风中依然保持优雅的姿态,体现了女性的柔美与坚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温柔与生机,以及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情感体验,既富有画面感,又蕴含哲理,是明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