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十九首·其一》
《偈十九首·其一》全文
宋 / 释守卓   形式: 偈颂

年来乍住甘露,痴钝无可作做。

刚被王官差排,业缘无能回互。

祇得逐浪随波,从教诸方流布。

门前旋买新盐,瓮里有些陈醋。

来者觅茶与茶,大似虽贫而富。

更问祖师西来,老也得住且住。

(0)
鉴赏

这首诗以禅宗的口吻,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修行的理解。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自嘲的手法,展现了诗人面对生活困境时的豁达态度。

首句“年来乍住甘露,痴钝无可作做”,诗人自谦地描述自己初到甘露寺时的愚钝和无所作为,暗示了修行之路的艰难和自己的不足。

接着,“刚被王官差排,业缘无能回互”两句,诗人似乎在抱怨自己被官府差遣,无法自由地安排自己的修行生活,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外在束缚。

“祇得逐浪随波,从教诸方流布”两句,诗人以“逐浪随波”比喻自己在生活的洪流中随波逐流,难以自主,但又必须接受命运的安排,体现了对现实无奈的接纳。

“门前旋买新盐,瓮里有些陈醋”两句,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形象地描绘了生活的酸甜苦辣,既有对物质匮乏的无奈,也有对简单生活的满足。

“来者觅茶与茶,大似虽贫而富”两句,诗人以“觅茶”为喻,表明即使在贫困中也能找到内心的富足和平静,强调了精神世界的丰富与物质条件无关。

最后,“更问祖师西来,老也得住且住”两句,诗人以禅宗祖师的智慧为指引,表达了无论年龄多大,都要坚守修行,过好当下的生活,体现了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和禅宗哲理的结合,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反思和对修行的深入理解,充满了生活智慧和哲学思考。

作者介绍

释守卓
朝代:宋

释守卓(一○六五~一一二四),俗姓庄,泉南(今福建泉州)人。弱冠游京师,肄业天清寺,试大经得度。游学至三衢,见南禅清雅禅师。舍去,抵姑苏定慧寺,从遵式禅师,通《华严》。时灵源清禅师住龙舒太平寺,道鸣四方,遂前往依从。清禅师迁住黄龙寺,守卓随侍十载。既而又至太平寺,佛鉴勤禅师请居第一座。后主舒州甘露寺,又迁庐州能仁资福寺,终住东京天宁万寿寺。称长灵守卓禅师,为南岳下十四世,黄龙清禅师法嗣。徽宗宣和五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卒,年五十九。有《长灵守卓禅师语录》。
猜你喜欢

和周中丞耿西寄赠周雪蓬隐凤栖岩之作

凤栖岩傍凤城封,压尽罗浮四百重。

高士结蓬歌白雪,游人抵掌叩玄踪。

径开萝薜烟波近,池聚星辰杖履逢。

万仞峰头悬壁立,顿令翘首望颙颙。

(0)

呈沄舫宗年伯

不才小阮久怀惭,贫富奚论北与南。

汉室昔年惊党锢,晋廷今日尚清淡。

故家燕子凄凉在,客岁梅花子细探。

国事伤心知莫补,妇人醇酒学曹参。

(0)

喜杨凤里到摄山·其二

忆别龙湖才几时,天涯霜雪净须眉。

君今复自龙湖至,鬓里有丝君自知。

(0)

同深有上人看梅

东阁观梅去,清尊怨未开。

徘徊天际暮,独与老僧来。

(0)

卜算子.闰三月饯春

何处见春来,又送春归去。

芳草多情不放归,绿断来时路。

展得一春期,便拟春长住。

不是声声布谷催,险怪鹃啼误。

(0)

塞下曲五首·其三

惨淡黄云日色低,红毛碧眼向人啼。

并驱马上扬鞭去,莫向桃花洞口迷。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周行己 周伯琦 陈洵 释广闻 申佳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