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无虑亦无为,四海同春寿域碑。
欲问先生何寂感,自然堂对白沙祠。
此心无虑亦无为,四海同春寿域碑。
欲问先生何寂感,自然堂对白沙祠。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卢宁所作,名为《次韵复湛泉翁寄读兴国生祠碑诗四首(其三)》。诗中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心境,表达了诗人对于宇宙万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此心无虑亦无为”,开篇即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淡泊,没有忧虑,也不刻意作为,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生活态度。“四海同春寿域碑”一句,则寄托了诗人对于四海之内皆能共享春天,共同繁荣昌盛的美好愿望,象征着诗人对于和谐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接下来,“欲问先生何寂感”,诗人似乎在向某位智者提问,探讨关于宇宙、人生或内心世界的某种深沉感受。这里的“寂感”可能指的是对宇宙奥秘的感悟,或者是对生命本质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于精神层面探索的渴望。
最后,“自然堂对白沙祠”一句,以具体的场景描绘收尾,自然堂与白沙祠相对,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严的氛围。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和谐共存,也暗示了诗人对于自然规律和人文精神的深刻理解与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富有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于宇宙和谐、人生智慧以及精神境界的追求与感悟,具有深远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
春江生绿芜,所思恨远别。
美人有新篇,开缄动风日。
商谣跂吴云,转使心旌孑。
谁能袪渴尘,惠我太古雪。
广文今冷官,五斗腰不折。
朝吟水洋洋,晚眺山嵲嵲。
君庭梧十寻,我方咏瓜瓞。
大哉唐虞谈,出口陋猥屑。
夕灯照虚堂,屡系康侯节。
填然鸣鼓中,乃独按鲁薛。
南沙旧同游,有操如玉洁。
赠君四三章,古调超巧拙。
岁寒结深盟,纷华以为瞥。
劝君勿太潜,行止故有说。
秋芳淡无姿,美在人未撷。
我歌亦吾情,不为闻者说。
同此昼与夜,独命为人日。
世俗竞相传,不知义何出。
我顾深有取,顾名宜思实。
人道不易尽,交勉无苟失。
抚兹气象更,推迁如矢疾。
日新又日新,敢复少暇逸。
眷言二三子,矜尚寡俦匹。
菜羹脱粟饭,招邀话相悉。
回首献岁来,逾日已六七。
想当不待速,疾驱过蓬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