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禅居处水云重,此地纤尘不可容。
潮色平铺无际海,日光先上最高峰。
踏花佛驭红牙象,献宝神骑白耳龙。
第一江山第一座,几时来听讲时钟。
老禅居处水云重,此地纤尘不可容。
潮色平铺无际海,日光先上最高峰。
踏花佛驭红牙象,献宝神骑白耳龙。
第一江山第一座,几时来听讲时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神秘的山中禅院景象。"老禅居处水云重",开篇便给人以深邃幽静之感,仿佛禅师的居所被重重水汽和云雾环绕,环境清寂至极。"此地纤尘不可容"进一步强调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氛围,连微尘都无法侵入。
接下来的两句"潮色平铺无际海,日光先上最高峰",通过描绘潮水漫延无边的大海和日光照耀最高峰的景象,展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禅院的高洁。诗人运用了动态的意象,暗示禅修者的心境如同潮水般平静,又如日光般明亮。
"踏花佛驭红牙象,献宝神骑白耳龙"这两句则带有神话色彩,将禅师出行的场景描绘得庄重而神圣,象和龙都是佛教中的吉祥物,象征着佛法的威严和禅修者的崇高地位。
最后,"第一江山第一座,几时来听讲时钟"表达了诗人对禅院主人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期待,希望有机会聆听禅师的教诲,感受时间在禅定中的不同意义。
整体来看,张翥的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禅院的环境和禅师的风采,寓含了对禅修生活的向往和对智慧的追求,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佛教禅宗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看山如论文,平淡须纡曲。
我爱鳌栖山,蔚然秀拔俗。
铲地构佛堂,灵境豁心目。
一水如襟带,交环漱鸣玉。
微雨从东来,群峰净如沐。
古榕张翠幢,回互荫平麓。
山僧亦可人,煮茗然枯竹。
对客誇清泉,淡然了无欲。
日暮钟磬鸣,满堂飞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