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缀为佳胜,菰蒲落四除。
衡门閒过鸟,曲水细通鱼。
皓月芦花白,秋风木叶疏。
幽人独宿夜,还著几篇书。
点缀为佳胜,菰蒲落四除。
衡门閒过鸟,曲水细通鱼。
皓月芦花白,秋风木叶疏。
幽人独宿夜,还著几篇书。
此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淡雅的乡村晚景图。首句“点缀为佳胜”,以“点缀”二字,巧妙地勾勒出自然景观的点睛之笔,暗示了环境的优美与和谐。接下来,“菰蒲落四除”一句,通过“落”字,生动地展现了秋季自然界的变化,菰蒲随风飘落,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
“衡门閒过鸟,曲水细通鱼”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宁静的意境。衡门,即低矮的门户,此处用来形容乡村的朴素与宁静。过鸟与通鱼,分别在空中与水中自由自在,它们的活动增添了画面的生命力,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皓月芦花白,秋风木叶疏”则将时间推进至夜晚,皓月当空,芦花如雪,秋风轻拂,木叶稀疏。这一景象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赋予了画面以诗意的美感,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最后,“幽人独宿夜,还著几篇书”一句,点出了诗人的存在。幽人,即隐居之人,这里既是对诗人自身形象的描绘,也是对追求内心宁静、远离尘嚣生活态度的表达。夜深人静之时,诗人仍在读书,这不仅是对知识的渴求,更是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充实。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是一首充满哲思与美感的佳作。
烟草长洲苑。渺姑苏、旧游麋鹿,岁华云晚。
多少吴宫花月恨,春去春来不管。
只付与、行人凄断。
君去风流宾幕里,把今情、古意供裁剪。
珠唾湿,玉烟暖。相逢尽看金杯满。
信人生、好怀有几,梦长缘短。
白发峥嵘三千丈,底用云揉雨染。
且斗取、尊前强健。
为问浮槎还到否,便乘之、直上三山远。
看瀛岛,水清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