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南村北鸣鹂黄,舍东舍西开野棠。
坡晴渐放桑眼绿,水暖忽报秧芽长。
老翁躬耕催早起,女绩男舂妇炊黍。
犊儿狂走未胜犁,蚕蚁半生犹恋纸。
一春莫笑田家苦,苦乐原来两相补。
君不见踏歌槌鼓肉如山,昨日原头祭田祖。
村南村北鸣鹂黄,舍东舍西开野棠。
坡晴渐放桑眼绿,水暖忽报秧芽长。
老翁躬耕催早起,女绩男舂妇炊黍。
犊儿狂走未胜犁,蚕蚁半生犹恋纸。
一春莫笑田家苦,苦乐原来两相补。
君不见踏歌槌鼓肉如山,昨日原头祭田祖。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农村生活图景,展现了农业社会的生产劳动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诗人通过对田园生活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的同情和赞美,以及对自然界生机勃勃的感慨。
“村南村北鸣鹂黄,舍东舍西开野棠。”两句以鸟语花香作为开篇,设置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鹂鸟的鸣叫和野棠花的开放,都是春天景象中不可或缺的元素,显示出诗人对春日田园美景的细心观察。
“坡晴渐放桑眼绿,水暖忽报秧芽长。”接着描写了阳光下的山坡和逐渐长大的桑树,以及温暖的水流中萌发的秧苗。这些意象不仅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更暗示着农事的繁忙与希望。
“老翁躬耕催早起,女绩男舂妇炊黍。”这两句则转向人事,描绘出老农人的勤劳和家庭成员分工合作的情景。老农人早起耕作,女眷纺织,男丁舂米,妇女烹饪,这些平实的生活场景构成了乡村社会的基本面貌。
“犊儿狂走未胜犁,蚕蚁半生犹恋纸。”诗人接着描绘了牛犊在田间奔跑的情形,以及蚕宝宝对桑叶的依恋。这些细节丰富了田园生活的画面,同时也强调了生命力和自然法则。
“一春莫笑田家苦,苦乐原来两相补。”最后,诗人提出了哲理性的感慨,表达了一种对农民生活苦乐参半的理解。这里,“苦”与“乐”的统一,体现了诗人的深刻洞察和豁达的人生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乡村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田园文化的丰富内涵以及诗人对农民生活的深切同情。
汇泽良孔殷,分区屏中县。
蹑跨兼流采,襟喉迩封甸。
吾王奄丰毕,析圭承羽传。
不资鲁俗移,何待齐风变。
东山富游士,北土无遗彦。
一言白璧轻,片善黄金贱。
馀辰属上巳,清祓追前谚。
持此阳濑游,复展城隅宴。
芳洲亘千里,远近风光扇。
方欢厚德重,谁言簿游倦。
儒惟性府,道实人灵。乃宣地义,载景天经。
合宫传蔼,衢室流馨。人区允睦,王路惟宁。
舄弈代终,氛氲革禅。我后天临,庶氓利见。
焕哉隆平,穆矣于变。德漏八埏,声锵九县。
春方贰极,含神测几。敬恭驰道,祗承兽闱。
列辟载粲,群司有晖。庵蔼槐路,逶迤衮衣。
教思无方,循训有则。告奠先师,式祀盛德。
其礼载闲,其仪不忒。幽显聿宣,人祗允塞。
冬物澄华,寒晖皓絜。云浮钟虡,风生舞缀。
尽性餐和,含灵饮悦。仰沐弘餐,俯惭磬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