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徐用和之镇原》
《送徐用和之镇原》全文
明 / 李东阳   形式: 古风

恻恻重恻恻,与君各南北。

昔作同心人,今为远行客。

燕山望秦关,道路修且棘。

平生旧骢马,十步九欹侧。

长风吹征衣,黯淡尘土色。

莽莽天地间,胡为此行役。

功名岂不念,所志在忧国。

此意良独知,多言竟奚益。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李东阳所作的《送徐用和之镇原》,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送别友人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远行的深切关怀。

首句“恻恻重恻恻,与君各南北”,以双重的“恻恻”表达出离别的哀伤之情,同时点明了友人即将分别,各自踏上不同道路的事实。接着,“昔作同心人,今为远行客”,将过去深厚的友谊与现在分别的情景对比,突出了离别的不舍与无奈。

“燕山望秦关,道路修且棘”,描绘了友人即将远行的艰难旅程,燕山与秦关之间的路途遥远而充满险阻,隐含着对友人旅途安全的担忧。接下来,“平生旧骢马,十步九欹侧”则通过友人乘坐的旧马摇摇晃晃的形象,进一步渲染了旅途的艰辛。

“长风吹征衣,黯淡尘土色”两句,通过自然界的风与尘土,形象地表现了友人在旅途中面临的恶劣环境,同时也暗示了人生的不易与挑战。最后,“莽莽天地间,胡为此行役”,表达了对友人远行目的的疑问与感慨,既是对友人追求功名的肯定,也是对其为国家效力的敬佩。

“功名岂不念,所志在忧国”,点明了友人远行的真正原因——为了国家的利益和百姓的福祉,不惜远赴他乡,体现了高尚的爱国情怀。而“此意良独知,多言竟奚益”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深沉理解的认同,认为再多的言语也无法完全表达出这种复杂情感,最终以一种淡淡的无奈结束全诗。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对离别场景的细腻描绘和对友人远行意义的深刻思考,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一首感人至深的送别佳作。

作者介绍
李东阳

李东阳
朝代:明   字:宾之   号:西涯   籍贯: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   生辰:1447年-1516年

李东阳(1447年-1516年),字宾之,号西涯,谥文正,明朝中叶重臣,文学家,书法家,茶陵诗派的核心人物。湖广长沙府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寄籍京师(今北京市)。天顺八年进士,授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侍郎兼文渊阁大学士,直内阁,预机务。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文章典雅流丽,工篆隶书。有《怀麓堂集》、《怀麓堂诗话》、《燕对录》。 
猜你喜欢

探春令.试灯夜对雪

六街料理做元宵,奈雪儿偏下。

小鹦哥、隔著秋千架,将六出、花轻骂。

满城何处寻罗帕,掩重门睡罢。

想年时多少,画桥深巷,一片红灯挂。

(0)

山花子.送姜学在由吴门之宛陵清明扫墓

鲁国男儿是孔融,如今流落号吴侬。

燕子柳条能酿恨,旧江东。

谢朓楼边栾布社,琴高潭上石尤风。

送尔片帆春上冢,雨濛濛。

(0)

减字木兰花.酷暑马上口占

阳乌酣战,身似吴牛偏易喘。

缓辔彷徨,我有田园万斛凉。

桐廊茗汁,此事如今那可得。

黄鸟多情,小店风潭啭一声。

(0)

采桑子.正月二十日从吴天石处获读纬云弟京邸春词因和其韵声情拉杂百感风生一夕遂得十首不自知其所云也·其八

昨冬并说西樵死,送尽英雄。

祇剩衰翁,寒日西颓贯白虹。

从兹东海无奇气,鱼眼波红。

鳌背霜浓,瑶岛琼台何处峰。

(0)

虞美人八首·其五

宦游且自浮家去。浮到何时住。亲闻甥馆两船分。

明镜香奁各向、小窗陈。团乐笑语灯前共。

相对犹疑梦。出城绕觉一身轻。

展放劳筋百事、暂消停。

(0)

满庭芳

学勤如君,于今有几,爱好真自天然。

抗心希古,琢磨倍精研。

不惜秋灯剪尽,要纸上、字字平安。

即此是,圣贤心法,三绝记韦编。狂言。

方自愧,倾蠡酌海,测管窥天。转殷勤为语。

佩若兰荃,不择涓流尽受,看溟渤,吞纳千川。

年华健。仔肩万事,浑不为吟笺。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董笃行 李吉甫 金地藏 文秀 魏良臣 柳开 李充 章良能 李亨 陈璚 曹振镛 刘珍 孙楚 段玉裁 周葵 任翻 董恂 刘晏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