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陶开利孔,山骨竟为齑。
野碓多舂土,溪船半载泥。
风烟秋更惨,瓦砾路全迷。
随牒何来此,无阶老稚圭。
舜陶开利孔,山骨竟为齑。
野碓多舂土,溪船半载泥。
风烟秋更惨,瓦砾路全迷。
随牒何来此,无阶老稚圭。
这首元代诗人洪焱祖的《浮梁秋晓书事三首(其二)》描绘了一幅秋日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一带)清晨的荒凉景象。首句“舜陶开利孔”暗指古代制陶业的繁荣,但如今只剩下破败的遗迹,山骨被磨损成细小的粉末。“山骨竟为齑”形象地展示了岁月侵蚀的痕迹。
接下来的两句“野碓多舂土,溪船半载泥”,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衰败,野碓(简易石碾)不再用于粮食加工,溪船满载着泥土,暗示了河流的污染和运输的艰难。秋日的风烟凄凉,使得整个画面更加阴沉,“风烟秋更惨”。
“瓦砾路全迷”写出了道路因废弃和瓦砾堆积而难以辨识,行人迷失其中,反映出社会的荒凉和人烟稀少。最后两句“随牒何来此,无阶老稚圭”,诗人自问为何来到这破败之地,感叹没有出路,只能随着官府文书(牒)流落至此,连年幼的孩子也无处可去,表达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浮梁秋晓的荒凉景象,寓含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民生疾苦的深沉思考。
天宫水西寺,云锦照东郭。
清湍鸣回溪,绿水绕飞阁。
凉风日潇洒,幽客时憩泊。
五月思貂裘,谓言秋霜落。
石萝引古蔓,岸笋开新箨。
吟玩空复情,相思尔佳作。
郑公诗人秀,逸韵宏寥廓。
何当一来游,惬我雪山诺。
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
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
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
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
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
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俛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
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厓手。
隐居寺,隐居山,陶公鍊液栖其间。
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
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
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
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
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
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
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
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
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
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下途归石门旧居》【唐·李白】吴山高,越水清,握手无言伤别情。将欲辞君挂帆去,离魂不散烟郊树。此心郁怅谁能论,有愧叨承国士恩。云物共倾三月酒,岁时同饯五侯门。羡君素书尝满案,含丹照白霞色烂。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俛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惜别愁窥玉女窗,归来笑把洪厓手。隐居寺,隐居山,陶公鍊液栖其间。灵神闭气昔登攀,恬然但觉心绪闲。数人不知几甲子,昨夜犹带冰霜颜。我离虽则岁物改,如今了然失所在。别君莫道不尽欢,悬知乐客遥相待。石门流水遍桃花,我亦曾到秦人家。不知何处得鸡豕,就中仍见繁桑麻。翛然远与世事间,装鸾驾鹤又复远。何必长从七贵游,劳生徒聚万金产。挹君去,长相思,云游雨散从此辞。欲知怅别心易苦,向暮春风杨柳丝。
https://shici.929r.com/shici/B14PnJ.html
去年曾赋此花诗,几听南园烂熟时。
嚼破红香堪换骨,摘残丹颗欲烧枝。
流莺偷啄心应醉,行客潜窥眼亦痴。
闻说张筵就珠树,任从攀折半离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