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南之柱,插开翠,一峰寒。
尽泄雾喷云,撑霆拄月,气压群山。神仙。
旧家洞府,但金堂、玉室画中看。
苔壁空留陈迹,碧桃何处骖鸾。兵余城郭半凋残。
制锦古来难。喜村落风烟,桑麻雨露,依旧平安。
兴亡视今犹昔,问渔樵、何处笑谈间。
斜倚西风无语,夕阳烟树空闲。
望西南之柱,插开翠,一峰寒。
尽泄雾喷云,撑霆拄月,气压群山。神仙。
旧家洞府,但金堂、玉室画中看。
苔壁空留陈迹,碧桃何处骖鸾。兵余城郭半凋残。
制锦古来难。喜村落风烟,桑麻雨露,依旧平安。
兴亡视今犹昔,问渔樵、何处笑谈间。
斜倚西风无语,夕阳烟树空闲。
这首元代词人陈思济的《木兰花慢》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富有神秘色彩的山水画卷。词的上片以"望西南之柱"起笔,形象地刻画出一座高峻入云的山峰,其翠色与寒意交织,仿佛是天地间的支柱,支撑着天空的雾气和云彩,甚至能撑住雷霆和月光,显示出其雄浑的气势和超凡的力量。词人接着想象神仙居所,暗示此地曾是仙人洞府,只在画中可见其金堂玉室的辉煌。
下片转向现实,描述战后的景象,城郭破败,但乡村依然保持着生机,风烟袅袅,桑麻茂盛,象征着生活的宁静与祥和。词人感慨历史的兴衰变迁,似乎这些都在渔夫樵子的谈笑之间被淡忘。最后,词人独自倚靠西风,默默无言,只有夕阳和远树映衬着这份寂寥,寓言般地表达了对世事沧桑的深沉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山水为载体,融合了神话传说与现实生活,展现出词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