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中丞感逝篇,倩文真觉后空前。
禹疏不到相离水,娲补难平有恨天。
花步卜居成昨约,松门誓墓待他年。
遥知听漏黄扉日,应抚衣熏一泫然。
我读中丞感逝篇,倩文真觉后空前。
禹疏不到相离水,娲补难平有恨天。
花步卜居成昨约,松门誓墓待他年。
遥知听漏黄扉日,应抚衣熏一泫然。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和毕中丞悼亡诗(其二)》。诗中以“中丞感逝篇”为引子,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开篇即以“倩文真觉后空前”一句,点明悼念之情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情感之深非同寻常。
接着,“禹疏不到相离水,娲补难平有恨天”两句,运用典故,将悼念之情寄托于古代神话传说之中。禹治水而未能覆盖所有水域,女娲补天虽能平息灾祸,但仍有遗憾未尽。这里借以表达对逝者无法弥补的遗憾与哀思。
“花步卜居成昨约,松门誓墓待他年”两句,描绘了生者与逝者之间的约定与承诺。花步象征着生机与美好,卜居暗示了对未来的规划;松门与誓墓则预示着对逝者的纪念与守候。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悼念者对逝者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最后,“遥知听漏黄扉日,应抚衣熏一泫然”两句,想象了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情景。听漏黄扉,可能是指在宫中等待君王召见的情景,这里用来比喻逝者在冥界等待着某种召唤或归宿。抚衣熏一泫然,则是表达了悼念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即使在遥远的彼岸,那份情感依旧如影随形,难以割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悼念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以及对逝者永恒的追忆与守望。
眼前又、荒波断梗,蔓草颓堞。霜角清音渐发。
霓裳曼舞顿阕。自陌上花时春绪结。
晚风路、百转千折。
甚燕子、辞巢尚能语,芳尘竟辽绝。嘈切。
为谁怨写空阔。正岸苇、萧萧沙痕净,缥缈孤雁咽。
嗟旦暮悲愉,人境全别。泪涌易竭。
临镜屏、聊伴窥帘寒月。残画螺青山层叠。
方壶小、世情未歇。片云吐、倾天疑补缺。
梦中见、碧海澄秋,万窍寂,明霞拥佩歌回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