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毕中丞悼亡诗·其二》
《和毕中丞悼亡诗·其二》全文
清 / 黄景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我读中丞感逝篇,倩文真觉后空前。

禹疏不到相离水,娲补难平有恨天。

花步卜居成昨约,松门誓墓待他年。

遥知听漏黄扉日,应抚衣熏一泫然。

(0)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和毕中丞悼亡诗(其二)》。诗中以“中丞感逝篇”为引子,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感慨。开篇即以“倩文真觉后空前”一句,点明悼念之情超越了时空的界限,情感之深非同寻常。

接着,“禹疏不到相离水,娲补难平有恨天”两句,运用典故,将悼念之情寄托于古代神话传说之中。禹治水而未能覆盖所有水域,女娲补天虽能平息灾祸,但仍有遗憾未尽。这里借以表达对逝者无法弥补的遗憾与哀思。

“花步卜居成昨约,松门誓墓待他年”两句,描绘了生者与逝者之间的约定与承诺。花步象征着生机与美好,卜居暗示了对未来的规划;松门与誓墓则预示着对逝者的纪念与守候。这两句通过具体的场景,展现了悼念者对逝者深深的眷恋与不舍。

最后,“遥知听漏黄扉日,应抚衣熏一泫然”两句,想象了逝者在另一个世界的生活情景。听漏黄扉,可能是指在宫中等待君王召见的情景,这里用来比喻逝者在冥界等待着某种召唤或归宿。抚衣熏一泫然,则是表达了悼念者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即使在遥远的彼岸,那份情感依旧如影随形,难以割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悼念者对逝者的深切怀念与无尽哀思,以及对逝者永恒的追忆与守望。

作者介绍
黄景仁

黄景仁
朝代:清   字:汉镛   号:鹿菲子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生辰:1749~1783

黄景仁(1749年—1783年),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常州府武进县(今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县)人,宋朝诗人黄庭坚后裔,清代诗人。黄景仁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有诗名,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为求生计开始四方奔波,一生穷困潦倒。乾隆四十六(1781年)被任命为县丞,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病逝。
猜你喜欢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三十六

冯相方观祲,巫阳忽告灾。

千秋临宝殿,一夕閟泉台。

纚绋悲长往,灵輴挽不回。

昊天思罔极,长使圣情哀。

(0)

明惠皇后挽歌词四十首·其二十九

群生资茂育,至德果难名。

凭几言犹在,因山事已成。

西风翻画翣,落日送铭旌。

羽卫归来晚,萧萧万马鸣。

(0)

伯起善用强韵往复愈工再和五首·其三

曹植波澜元自大,嵇康礼法若为周。

试携诗律摧坚敌,绝似乃翁平贝州。

(0)

续梅花百咏·其五十一蜡梅

标标骨格服黄裳,不比春花异样妆。

藉同名园谁得似,独留金瓣散寒香。

(0)

浪淘沙慢.和清真

眼前又、荒波断梗,蔓草颓堞。霜角清音渐发。

霓裳曼舞顿阕。自陌上花时春绪结。

晚风路、百转千折。

甚燕子、辞巢尚能语,芳尘竟辽绝。嘈切。

为谁怨写空阔。正岸苇、萧萧沙痕净,缥缈孤雁咽。

嗟旦暮悲愉,人境全别。泪涌易竭。

临镜屏、聊伴窥帘寒月。残画螺青山层叠。

方壶小、世情未歇。片云吐、倾天疑补缺。

梦中见、碧海澄秋,万窍寂,明霞拥佩歌回雪。

(0)

谒金门

帘影悄。蓦地数声啼鸟。一枕恹恹新睡觉。

海棠花瘦了。三径落红谁扫。千里夕阳芳草。

明日绿阴春已老。翠禽犹未晓。

(0)
诗词分类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诗人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