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又、荒波断梗,蔓草颓堞。霜角清音渐发。
霓裳曼舞顿阕。自陌上花时春绪结。
晚风路、百转千折。
甚燕子、辞巢尚能语,芳尘竟辽绝。嘈切。
为谁怨写空阔。正岸苇、萧萧沙痕净,缥缈孤雁咽。
嗟旦暮悲愉,人境全别。泪涌易竭。
临镜屏、聊伴窥帘寒月。残画螺青山层叠。
方壶小、世情未歇。片云吐、倾天疑补缺。
梦中见、碧海澄秋,万窍寂,明霞拥佩歌回雪。
眼前又、荒波断梗,蔓草颓堞。霜角清音渐发。
霓裳曼舞顿阕。自陌上花时春绪结。
晚风路、百转千折。
甚燕子、辞巢尚能语,芳尘竟辽绝。嘈切。
为谁怨写空阔。正岸苇、萧萧沙痕净,缥缈孤雁咽。
嗟旦暮悲愉,人境全别。泪涌易竭。
临镜屏、聊伴窥帘寒月。残画螺青山层叠。
方壶小、世情未歇。片云吐、倾天疑补缺。
梦中见、碧海澄秋,万窍寂,明霞拥佩歌回雪。
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荒凉的景象与深沉的情感。开篇“眼前又、荒波断梗,蔓草颓堞”,以“荒波”、“断梗”、“蔓草”、“颓堞”等意象,勾勒出一片衰败、荒凉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接着,“霜角清音渐发。霓裳曼舞顿阕”,通过音乐与舞蹈的对比,进一步渲染了情感的复杂与变化。
“自陌上花时春绪结。晚风路、百转千折”,描述了春天的美景与晚风中的曲折道路,暗含着时光流转、人生无常的感慨。“甚燕子、辞巢尚能语,芳尘竟辽绝”,燕子离巢的场景与芳尘的消失,象征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消逝,引发读者对生命意义的深思。
“嘈切。为谁怨写空阔”,这一句表达了对空旷世界的无奈与哀怨,似乎在寻找一个可以倾诉的对象。接下来,“正岸苇、萧萧沙痕净,缥缈孤雁咽”,通过对岸边芦苇、沙漠痕迹与孤雁的描写,进一步深化了孤独与寂寞的主题。
“嗟旦暮悲愉,人境全别。泪涌易竭”,感叹于人生的悲欢离合,表达了对人世间变化无常的感慨。最后,“临镜屏、聊伴窥帘寒月。残画螺青山层叠。方壶小、世情未歇。片云吐、倾天疑补缺。梦中见、碧海澄秋,万窍寂,明霞拥佩歌回雪”,通过镜屏、寒月、残画、青山、方壶、云彩、碧海、明霞等意象,构建了一个超脱现实、充满想象的世界,表达了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词以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自然、人生、理想的独特感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情趣。
几年奔走恋微官,万里亲闱缺问安。
原宪贫来浑似病,孟郊吟苦不知寒。
乡书少便经年绝,客被无情入夜单。
满目云山归兴切,此身何处借飞翰。
羊肠之河羊肠坡,山回路转高嵯峨。
河中之水有遗恨,触石冲厓生白波。
闻昔蠢苗犯边鄙,封豕长蛇恣吞噬。
三军食尽胥沦亡,斗大孤城竟何恃。
元戎率众西南来,威如罴虎声如雷。
倒悬欲解一方急,大剪丑类歼渠魁。
柰何将骄师不律,到此仓遑遭覆没。
当时积血膏野草,至今白石堆残骨。
山自青青水自流,英雄此恨何时休。
古来兵事贵持重,方叔成功有壮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