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
吴王醉后欲更衣,座上美人娇不起。
宫中千门复万户,君恩反覆谁能数。
君心与妾既不同,徒向君前作歌舞。
茱萸满宫红实垂,秋风袅袅生繁枝。
姑苏台上夕燕罢,佗人侍寝还独归。
白日在天光在地,君今那得长相弃。
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
吴王醉后欲更衣,座上美人娇不起。
宫中千门复万户,君恩反覆谁能数。
君心与妾既不同,徒向君前作歌舞。
茱萸满宫红实垂,秋风袅袅生繁枝。
姑苏台上夕燕罢,佗人侍寝还独归。
白日在天光在地,君今那得长相弃。
这首诗名为《吴宫怨》,出自唐代诗人张籍之手。诗中通过对吴国宫廷秋景的描绘,表达了宫女对君王恩泽不均、情感受冷落的哀怨之情。
首句“吴宫四面秋江水,江清露白芙蓉死。”以秋江水为背景,通过江水清澈与芙蓉凋谢的对比,营造出一片萧瑟孤寂的氛围。芙蓉之死暗示着宫女生命力的枯萎。
接着,“吴王醉后欲更衣,座上美人娇不起。”则描绘了君王沉浸在酒宴与佳丽之间,对于身边侍妾的冷漠无情。美人虽然娇弱,却也只能任由君王摆布,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宫中千门复万户,君恩反覆谁能数。”此句通过对宫殿众多门户的描写,以及对君恩难以衡量的感慨,表达了宫女对于君恩深不可测的无奈与失望。
“君心与妾既不同,徒向君前作歌舞。”这里,诗人直接点明了君王与自己之间情感上的隔阂。尽管身为宫女,她们仍旧要在君前表演歌舞,以博取一丝恩宠,这种行为实则是对内心哀怨的掩饰。
“茱萸满宫红实垂,秋风袅袅生繁枝。”诗人通过宫中茱萸果实累累与秋风轻拂树梢的情景,勾勒出一个丰收而又孤独的画面。这种对比强化了宫女内心的悲凉。
“姑苏台上夕燕罢,佗人侍寝还独归。”诗尾两句,则描绘了一幅夜幕降临、燕子归巢,而自己却不得不留在宫中侍寝的孤独景象。这种身处繁华之地而内心空虚的情感,更显哀怨。
最后,“白日在天光在地,君今那得长相弃。”诗人质问君王,为何要长久地将自己遗忘。这句以强烈的质疑结束了全诗,表达了宫女对于被忽略、被弃之不顾的深深哀怨。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吴国宫廷秋景的描绘,以及对君恩冷落的反复咏叹,展现了一位宫女内心世界的悲凉与孤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