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闻巫山高,今见巫山来。
巫山高兮高莫比,金削面面芙蓉开。
峡中可望不可即,万变云烟自朝夕。
十二奇峰天造成,我欲从之无羽翼。
见此名山真大观,且留双眼恣盘桓。
闻猿不下思乡泪,见月徒伤去国魂。
谁诬此山下神女,为雨为云总虚语。
我为山灵一洗羞,更荐江蘋酹芳醑。
昔闻巫山高,今见巫山来。
巫山高兮高莫比,金削面面芙蓉开。
峡中可望不可即,万变云烟自朝夕。
十二奇峰天造成,我欲从之无羽翼。
见此名山真大观,且留双眼恣盘桓。
闻猿不下思乡泪,见月徒伤去国魂。
谁诬此山下神女,为雨为云总虚语。
我为山灵一洗羞,更荐江蘋酹芳醑。
这首诗名为《巫山高》,是明代诗人江源所作。诗中描绘了巫山的壮丽景色和诗人对它的深深感慨。
首句“昔闻巫山高,今见巫山来”,既点出了诗人对巫山的向往之情,又巧妙地将过去与现在连接起来,引出对巫山的直接描写。接着,“巫山高兮高莫比,金削面面芙蓉开”两句,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巫山的雄伟壮观,将巫山比作削金雕琢的芙蓉花,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其高耸入云、美不胜收的景象。
“峡中可望不可即,万变云烟自朝夕”则进一步描绘了巫山的神秘莫测,云雾缭绕,变幻无穷,让人既想一探究竟,却又难以触及。接下来,“十二奇峰天造成,我欲从之无羽翼”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巫山美景的向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无法亲临其境的遗憾。
“见此名山真大观,且留双眼恣盘桓”两句,诗人赞叹巫山的壮丽景观,并决定在此停留,尽情欣赏。接下来,“闻猿不下思乡泪,见月徒伤去国魂”两句,通过描写听到猿啼和见到月亮时的感伤情绪,表达了诗人对家乡和国家的思念之情。
最后,“谁诬此山下神女,为雨为云总虚语。我为山灵一洗羞,更荐江蘋酹芳醑”四句,诗人对传说中的巫山神女提出了质疑,认为那些关于她的神话故事不过是空谈。同时,诗人表示自己愿意为巫山洗去污名,并以江蘋(一种水生植物)和美酒献祭,表达对巫山的敬意和赞美。
整首诗通过对巫山的描绘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阳雍有蓝田,种石成美玉。
邑以此得名,至今称甸服。
唐水左龙蟠,燕山右虎伏。
石鼓可传声,玉屏为独乐。
行役度鸿桥,眺赏寻牛峪。
双城系吾思,九峰还在目。
驱车抵郊原,业已逼城郭。
郭门援卒哗,露刃与列戟。
书史劝回车,彳亍咸觳觫。
余以情理宣,哗者崩厥角。
入署申文告,军中尽肃肃。
夜来寂无諠,旄倪也睡熟。
诘辰数马毕,旅见皆良牧。
具云定变奇,一纸贤刑戮。
出门雪纷纷,杨柳浑攒珏。
西望建章宫,手额主恩渥。
独坐斋亭郁未开,偶寻一苇强登台。
青山挟日当窗现,秋水浮天对榻来。
忽见翔龙腾海峤,却从栖凤转徘徊。
诘朝鏖战江涛沸,额下明珠掠几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