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一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这首诗《偈》由唐代诗人契此所作,以禅宗的智慧和超脱的视角,描绘了一位行者独自行走于世间的景象。诗中充满了深邃的哲理与对人生旅途的深刻感悟。
“一砵千家饭”,意味着行者虽独自一人,却能共享千家之食,象征着心灵的富足与对他人的包容。这不仅是物质上的分享,更是精神上的联结,体现了行者与世间万物的和谐共处。
“孤身万里游”,描述了行者的孤独旅程,跨越千山万水,独自探索未知的世界。这不仅仅是地理上的旅行,更是一种内心的探索,是对自我、对世界的深刻思考与理解。
“青目睹人少”,青目在这里可能象征着清澈、纯净的心灵。行者在旅途中,或许因为其独特的气质或行为,使得见到他的人寥寥无几。这反映了行者与世俗的疏离,以及他在寻求真理道路上的孤独。
“问路白云头”,当行者需要指引时,他向白云寻求答案。白云在这里象征着自由、变化和无限的可能性。这一细节展现了行者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依赖,同时也暗示了他在寻找内心指引的过程中,对宇宙真理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了行者在孤独旅程中的深刻体验和对生命、宇宙的哲学思考。它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份对生活态度的启示,鼓励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开放的心灵,勇于探索未知,同时珍惜与他人的连接,最终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指引。
万山绕竮竛,二水奔澒洞。
亭亭林中寺,金碧灿檐栋。
解鞍得蒲团,卧受瓦炉供。
少捐一炊顷,暂作百年梦。
无人自惊觉,幽禽正清哢。
倦客如残僧,无力供世用。
此行端为山,紫翠迭迎送。
漱井出门去,惊尘扑飞鞚。
冷云去仍来,冻雨落还歇。
平明一篙涨,珍重送船发。
端成南溪泛,宁复东堂谒。
何时公三日,请泽看山笏。
恩勤一未报,终古铭肌骨。
幡幡迹虽远,耿耿心不没。
门阑如水波,永印此孤月。
石鼓郁嵯峨,截然踞沧洲。
有如古盟主,勤王会诸侯。
蒸湘伯叔国,禀命会葵丘。
敢不承载书,戮力朝宗周。
混为同轨去,崩奔不敢留。
宜哉百谷王,博大无与俦。
毡毳昔乱华,车马隔中州。
未闻齐晋勋,包茅费诛求。
威文亦弘规,尚取童子羞。
安知千载后,但泣新亭囚。
我题石鼓诗,愿言续春秋。
幡胜丝丝雨,笙歌步步尘。
一年新乐事,万里未归人。
云薄竟悭雪,酒浓先受春。
送寒东作近,惭愧耦耕身。
天遣贤侯惠此州,随车一雨缓千忧。
药寮坐看云穿屋,莲棹归将叶盖头。
三伏凉来那易得,百年饱外更何求。
合词但祝为霖手,早侍薰弦十二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