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绕竮竛,二水奔澒洞。
亭亭林中寺,金碧灿檐栋。
解鞍得蒲团,卧受瓦炉供。
少捐一炊顷,暂作百年梦。
无人自惊觉,幽禽正清哢。
倦客如残僧,无力供世用。
此行端为山,紫翠迭迎送。
漱井出门去,惊尘扑飞鞚。
万山绕竮竛,二水奔澒洞。
亭亭林中寺,金碧灿檐栋。
解鞍得蒲团,卧受瓦炉供。
少捐一炊顷,暂作百年梦。
无人自惊觉,幽禽正清哢。
倦客如残僧,无力供世用。
此行端为山,紫翠迭迎送。
漱井出门去,惊尘扑飞鞚。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范成大在宋代游历临溪寺时的所见所感。首句“万山绕竮竛”展现了山势的蜿蜒起伏,次句“二水奔澒洞”则写出溪流的湍急深邃。接下来,“亭亭林中寺,金碧灿檐栋”描绘了寺庙坐落在翠绿树林中的壮观景象,金色琉璃瓦与红墙相映生辉。
诗人“解鞍得蒲团”,悠然地坐在寺内,享受着香火供奉的宁静。“少捐一炊顷,暂作百年梦”表达了他在此短暂停留,仿佛忘却尘世烦恼,沉浸在片刻的禅意梦境之中。然而,“无人自惊觉,幽禽正清哢”又揭示出即使在静谧中,自然之声也会唤醒他。
诗人以“倦客如残僧,无力供世用”自比,感叹自己如同疲惫的僧人,已无心再为世间事务奔波。他此行的目的只为山水,“紫翠迭迎送”形象地表现出山色的变换和对他的欢迎。最后,“漱井出门去,惊尘扑飞鞚”写诗人离开时的情景,轻快地走出寺门,尘土飞扬,似乎连马蹄声都显得格外清晰。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山寺隐逸生活的画面,流露出诗人对自然与宁静的向往,以及对世俗生活的疏离感。
郁郁思淫滞,振衣聊萍游。
云晴霄宇丽,绿暗川原幽。
伫步时引顾,心期叹无俦。
路逢荷犁翁,笑我独何求。
趋尘顾叩之,弃去不少留。
心知所言非,龃龉自惭羞。
归来面空牖,默坐穷其由。
达人隆广度,曲士遵偏谋。
临歧每易惑,怨己识未周。
行藏命也夫,吾非斯人流。
君不见钟繇学书夜不眠,以指画字衣皆穿。
当时尺牍来邺下,锦标玉轴争流传。
又不见鲁公得法屋漏雨,意象咄咄凌千古。
断碑零落翠苔封,直气英风犹可睹。
元常独步黄初际,清臣后出今无继。
风神迥处本天资,巧力亦自精勤至。
羡君好尚何高奇,寒窗弄笔手生胝。
向来失计堕尘网,锐气直欲摩云飞。
男儿舌在心何怍,却拟临池寻旧学。
要须笔外见钟颜,会自蛟龙生掌握。
银钩石刻余何爱,劝以短歌君勿怠。
他时八体妙有馀,此歌傥可君绅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