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关种菜无二本;闽峤传薪第一人。
- 鉴赏
此联出自清代杨浚所撰写的《道南祠联》,通过“潼关种菜无二本;闽峤传薪第一人”这两句,巧妙地表达了对祠堂内祭祀人物的崇高敬意与深厚情感。
“潼关种菜无二本”,以潼关为背景,比喻祠堂内的祭祀人物如同在潼关种植的蔬菜,独一无二,寓意其品德、功绩或影响如同珍贵的蔬菜,不可复制,独树一帜。潼关作为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象征着坚不可摧的意志和不屈的精神,这里借以赞颂祭祀人物的坚定信念与卓越贡献。
“闽峤传薪第一人”,则将祭祀人物比作在闽峤(福建山区)传递薪火的第一人。闽峤地区多山,传薪象征知识、技艺或精神的传承,强调了祭祀人物在知识传播、技艺传授或精神引领方面的重要地位和先驱作用。这一句不仅赞扬了人物在传承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巨大贡献,也体现了其在历史长河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深远影响。
整体而言,这副对联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富有深意的场景描绘,既展现了祭祀人物的非凡成就,又蕴含了对其高尚品质和深远影响的深刻赞美,是对中国古代文化传承者崇高精神的致敬。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奉赠德新知府并呈明德通守时中判府良心长司善卿知事
朝发瑞溪县,夕憩苍梧城。
苍梧有贤牧,寮采悉时英。
宴我南薰楼,宿我嘉鱼亭。
珍肴既重列,美酝仍细倾。
莫夜继秉烛,优巫陈楚声。
酒阑吐肝胆,驩焉若平生。
黾勉服王事,行迈有期程。
赠言无誇解,因之寄深情。
按图志去城而南有岩曰金紫昔萧千岩擅一世诗声乾道间尝寓家郡之西湖意其必有题咏镵之崖壁一日访之则了无所睹方重为此岩太息而别乘示似佳篇勉之著语以纪其胜赋五十六字
去城不隔五七里,云窦谁镵能怪奇。
石屋尽头天罅坼,林柯缺处日光垂。
山禽上下有馀乐,仙鼠往来无倦时。
惜许千岩旧游所,摩挲藓壁欠渠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