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声切切楚乡来,似唤秋光入酒杯。
好景欠人同历览,归程为我小迟回。
一天风月诗囊富,千里江山画轴开。
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
雁声切切楚乡来,似唤秋光入酒杯。
好景欠人同历览,归程为我小迟回。
一天风月诗囊富,千里江山画轴开。
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史弥宁的作品,名为《和黄倅怀归》。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以及对美好景致的赞美。
"雁声切切楚乡来,似唤秋光入酒杯。" 这两句描绘了秋季大雁南迁时的鸣叫声,声音清晰而又带有一丝哀婉,如同在呼唤着秋天的明媚阳光,将其收藏于心中或是酒杯之中。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手法,把雁声与唤饮相结合,传达了自己内心对于故乡的怀念。
"好景欠人同历览,归程为我小迟回。"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风光的珍惜和不舍,以及对家乡的依恋之情。他希望有人能与他一同欣赏这些美景,而自己则愿意在归途中稍作停留,享受这份难得的美好。
"一天风月诗囊富,千里江山画轴开。" 这两句展示了诗人丰富的诗才和广阔的艺术视野。他将自然界的壮丽景色与自己的文学才能相结合,彷彿在说,他的诗歌如同一个装满了风月之美的囊包,而千里江山则是他挥洒自如的画卷。
"祇恐黄华簪未了,日边丹检已相催。"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忧虑,以及对待遇事物的迫切感。他担心自己尚未完成的事业(比喻为黄华簪),而岁月却在不断地推移,提醒他要抓紧时间,不要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形象和深情的抒情,展现了诗人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以及对于美好事物的珍惜之心,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时间的宝贵与迫切感。
风暖传柑夕。望云楼、水晶帘捲,蟾光乍挹。
妆点星桥春色好,万朵金莲堪摘。
渐九陌、游人初集。
箫管踏歌声远近,只含愁、独向花阴立。
疏影淡,暗香袭。寻梅问柳无消息。
忆当时、轻车宝马,灯红月碧。
不似而今心绪懒,对景反成凄恻。
枉赢得、鲛绡泪湿。
火树银花还是旧,叹悲欢、离合人非昔。
回首处,总陈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