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梦遥天末,羁人万里心。
关河秋气早,风雪夜来深。
拥褐闻征雁,褰裳见宿禽。
谁哉共尊酒,烧烛自长吟。
一梦遥天末,羁人万里心。
关河秋气早,风雪夜来深。
拥褐闻征雁,褰裳见宿禽。
谁哉共尊酒,烧烛自长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之人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与孤独感。首句“一梦遥天末”以梦境起笔,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漂泊与远方的向往。接着,“羁人万里心”直接点出诗人远离家乡,独自行走在万里之外的现实,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关河秋气早,风雪夜来深。”两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渲染了旅途的艰难与凄凉。秋天的早寒、夜晚的深雪,不仅描绘了季节的变化,也暗喻了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旅途的艰辛。
“拥褐闻征雁,褰裳见宿禽。”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感。在寒冷的夜晚,诗人只能拥着粗布衣裳,听着远处南飞的大雁,看到栖息的野鸟,这些自然界的生灵似乎成了他唯一的伴侣,更显出他的孤独。
最后,“谁哉共尊酒,烧烛自长吟。”诗人发出疑问,谁能够与他共享一杯酒,共同度过这漫长的夜晚?只能独自点燃蜡烛,长声吟诵,表达心中的寂寞与无奈。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诗人远离家乡、孤独漂泊时的复杂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