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闻第一义;为洗千劫非。
- 鉴赏
这首诗出自清代学者严复之手,题为《讲经堂联》。它以简洁有力的语言,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渴望与决心。
“愿闻第一义;为洗千劫非。”
首句“愿闻第一义”表达了诗人对于真理、最高智慧或根本道理的向往和追求。这里的“第一义”通常指的是佛教中所说的“四谛”之一的“苦谛”,即世间一切皆苦,是佛教追求解脱的基础。诗人希望听到并理解这超越世俗、触及本质的真理。
次句“为洗千劫非”则展现了诗人对于错误、误解以及历史上的种种谬误的批判态度。这里的“千劫非”可以理解为千年的错误、千年的偏见,强调了诗人对于清除这些错误、追求正确知识的决心。通过“洗”这一动词,形象地描绘了诗人想要彻底改变现状、澄清事实的强烈意愿。
整体来看,这首诗体现了严复作为一位思想家对于真理的不懈追求,以及对于消除误解、推动社会进步的热切期望。它不仅反映了个人的学术精神,也蕴含着对时代和社会的深刻反思。
- 作者介绍
- 猜你喜欢
琐窗寒.和豁轩韵
荏弱孱躯,温柔细语,劫风吹远。
中宵酒渴,梦里时时错唤。
算穷途相依半生,怕人刚叩情深浅。
唱一篇哀些,人间天上,可能听遍?春短,知难恋。
更苦是难逢,夜台鱼雁。百年有几?我亦无多时返。
问天天山檗涧松,死生流转何处见?
最凄凉女哭儿啼,乍彻灵床饭。
金缕曲
生本青莲界。自翻来、几重愁案,替谁交代。
愿掬银河三千丈,一洗女儿故态。
收拾起、断脂零黛。
莫学兰台愁秋语,但大言、打破乾坤隘。
拔长剑,倚天外。人间不少莺花海。
尽饶它旗亭画壁,双鬟低拜。
酒散歌阑仍撒手,万事总归无奈。
问昔日、劫灰安在。
识得无无真道理,便神仙、也被虚空碍。
尘世事,复何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