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卜筑》
《卜筑》全文
明 / 林大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卜筑茅堂堪避人,云泉萝月不胜春。

武陵浪说桃花水,一曲沧浪底性真。

(0)
鉴赏

这首诗《卜筑》是明代诗人林大钦所作,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场景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追求。

首句“卜筑茅堂堪避人”,点明了诗人的居住选择——在远离尘嚣的地方建造了一座简朴的茅屋,以求得心灵的宁静与自由。这里的“卜筑”即为选址建造房屋之意,“堪避人”则表达了诗人渴望避开世俗纷扰,寻求内心平静的愿望。

次句“云泉萝月不胜春”,进一步描绘了茅屋周围的自然环境。云雾缭绕的山泉、藤蔓缠绕的树木、月光洒落的景象,共同营造出一幅生机盎然、清幽静谧的画面。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也暗示了他在此处找到了心灵的归宿。

接着,“武陵浪说桃花水”,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桃花源象征着一个远离尘世喧嚣、充满和谐与美好的理想世界。然而,诗人在这里使用了一个“浪说”的修饰语,似乎在暗示这种理想化的描述可能只是虚幻的想象,而非现实所能达到的状态。

最后,“一曲沧浪底性真”,将主题回归到诗人自身。沧浪之水,常被用来比喻人生的坎坷与磨砺。这里,诗人通过“一曲”和“底性真”表达了自己在经历人生风雨后,依然保持本真自我的态度。这句话既是对前文自然美景的呼应,也是对自己精神追求的总结,强调了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保持内心纯净与真实的可贵。

综上所述,《卜筑》一诗通过描绘隐居生活的美好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的深切追求,以及在面对人生挑战时保持本真自我的决心。

作者介绍

林大钦
朝代:明

林大钦(一五一一—一五四五),字敬夫,号东莆、毅斋,海阳(今潮州)人。明世宗嘉靖十年(一五三一)应乡试,十一年(一五三二)状元及第。授翰林院修撰,目睹权臣跋扈,无意仕进,以母老乞归。筑室以聚族人,结讲堂华严山,与乡中子弟讲贯六经。海内名流王龙溪、罗念庵、唐荆川及同郡翁东涯、薛中离时相与书言学问之意,独大钦刊落闻见,能于隐微处着力修存。优游典籍,怡情山水,为诗萧然自得。著有《东莆集》。清康熙《潮州府志》卷九上、清温汝能纂《粤东诗海》卷二一、清道光《广东通志》卷二九四有传。
猜你喜欢

晚步

晚步沙头倚小晴,南山正与暮云横。

栖鸦啼处野烟合,飞鸟去边孤月生。

树暗风微花气度,溪深雨涨水痕平。

夜阑衣湿迷归路,彷佛前村灯火明。

(0)

浪淘沙令·其二留城

记得去年时。采菊东篱。眉间一笑捧花枝。

说道愿如花不老,交劝双卮。又是菊花期。

客况谁知。便无风雨也凄凄。

白发夫妻时节酒,堪几参差。

(0)

题王之朝所惠扇

八十三岁衰翁,执热也要清风。

此凉来自何处,来自羲之手中。

(0)

送单君范赴汪西皋馆

溪水沄沄云出山,行边意思自相关。

欲从杖履吾已老,犹喜诗书君未閒。

道脉不随多事去,文风似放一分还。

纷纷世变忘言外,春在西皋花柳閒。

(0)

司马懿

本祖贼为媒,聊同汉报仇。

机深螳后雀,祸隐马中牛。

夷甫毋专罪,江生足远猷。

谁开千古恨,落日淡神州。

(0)

望江南/忆江南·其五

珠自右,飞电入丹城。

内养婴儿盈尺象,时逢九数采阳精。火向水中生。

烧鬼岳,紫殿势峥嵘。

随意出游寰海内,寐如砂碛卧长鲸。时序与偕行。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乐时鸣 蔡淑萍 劳思光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