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西石岩·其一》
《西石岩·其一》全文
明 / 释今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洪濛擘破出云窝,石色青葱自郁峨。

倒挂玉莲钩地轴,平分银汉碍天河。

月临枢室光先满,路转阴厓穴更多。

黑帝一碑灵气壮,飞来犹自镇山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石岩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首句“洪濛擘破出云窝”以神话般的开篇,将读者带入一个神秘莫测的世界,仿佛天地初开,云雾缭绕之中诞生了这处奇景。接着,“石色青葱自郁峨”一句,生动描绘了岩石的色泽与形态,青翠欲滴,高耸入云,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自然之美。

“倒挂玉莲钩地轴,平分银汉碍天河”两句,运用了巧妙的比喻和夸张手法,将岩石比作倒挂的玉莲,与大地相连,又仿佛是银河与天河的分界线,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凸显了西石岩的独特与壮观。

“月临枢室光先满,路转阴厓穴更多”则进一步描绘了夜晚西石岩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洞室先于其他地方被照亮,而随着道路的转折,阴暗的崖壁下隐藏着更多的洞穴,增加了神秘感和探索的趣味。

最后,“黑帝一碑灵气壮,飞来犹自镇山阿”以“黑帝”象征力量与守护,碑文上的文字似乎蕴含着强大的灵力,即使只是传说中的存在,也足以镇守着这片山岳,保护着这份自然的奇迹。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不仅展现了西石岩的自然景观,更赋予了它超凡脱俗的意境,让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作者介绍

释今无
朝代:明

今无(一六三三—一六八一),字阿字。番禺人。本万氏子,年十六,参雷峰函是,得度。十七受坛经,至参明上座因缘,闻猫声,大彻宗旨。监栖贤院务,备诸苦行,得遍阅内外典。十九随函是入庐山,中途寒疾垂死,梦神人导之出世,以钝辞,神授药粒,觉乃苏,自此思如泉涌,通三教,年二十二奉师命只身走沈阳,谒师叔函可,相与唱酬,可亟称之。清圣祖康熙十二年(一六七三)请藏入北,过山东,闻变,驻锡萧府。十四年回海幢。今无为函是第一法嗣。著有《光宣台全集》。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
猜你喜欢

赤帝·其一

惟此夏德德恢台。两龙在御炎精来。

(0)

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其四徐干

伊昔家临淄,提携弄齐瑟。

置酒饮胶东,淹留憩高密。

此欢谓可终,外物始难毕。

摇荡箕濮情,穷年迫忧栗。

末途幸休明,栖集建薄质。

已免负薪苦,仍游椒兰室。

清论事究万,美话信非一。

行觞奏悲歌,永夜系白日。

华屋非蓬居,时髦岂余匹。

中饮顾昔心,怅焉若有失。

(0)

子夜四时歌十六首·其三

朱日光素冰,黄花映白雪。

折梅待佳人,共迎阳春月。

(0)

经陈思王墓诗

公子独忧生,丘垄擅馀名。

采樵枯树尽,犁田荒隧平。

宁追宴平乐,讵想谒承明。

旦余来锡命,兼言事结成。

飘遥河朔远,飐飙飓风鸣。

雁与云俱阵,沙将蓬共惊。

枯桑落古社,寒鸟归孤城。

陇水哀葭曲,渔阳惨鼓声。

离家来远客,安得不伤情。

(0)

奉和赵王喜雨诗

玄霓临日谷,封蚁对云台。

投壶欲起电,倚柱稍惊雷。

白沙如湿粉,莲花类洗杯。

惊乌洒翼度,湿雁断行来。

浮桥七星起,高堰六门开。

犹言祀蜀帝,即似望荆台。

厥田终上上,原野自莓莓。

(0)

长相思二首·其二

长相思。好春节。梦里恒啼悲不泄。帐中起。窗前髻。

柳絮飞还聚。游丝断复结。欲见洛阳花。

如君陇头雪。

(0)
诗词分类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诗人
欧阳炯 于鹄 颜延之 林纾 郭子仪 裴迪 刘大夏 洪迈 康与之 潘耒 郑梦周 张谓 陆容 陈人杰 许敬宗 刘铭传 范致虚 王士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