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
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
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
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
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
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
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
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
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
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
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皇帝巡幸古都的盛大景象,诗人以精美的笔触记录了这一过程。诗的开头“凤辇乘春陌”、“龙山访故台”,即设定了宏伟壮丽的背景。"凤辇"指的是皇帝的车驾,是权力与尊贵的象征;而"龙山"则是古代传说中神兽居住的地方,常用来形容雄伟的地貌;"故台"则暗示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
接着,“北宫才尽处,南斗独昭回”,诗人通过对宇宙天象的描绘,进一步渲染了皇帝巡幸的神圣与庄严。北宫可能指的是某座宏伟的建筑,而"南斗"则是中国古代星官名之一,常用来比喻时间的流转和节令的更替。
"肆览飞宸札,称觞引御杯"一句,则描写了皇帝在巡幸过程中对历史文书的审视以及饮酒祝捷的场景。"飞宸"指的是皇家的文件或是古代的典籍,而"肆览"则表明皇帝对这些文书的详细考察;"称觞引御杯"则展示了宴席上的欢乐与隆重。
随后的“已观蓬海变,谁厌柏梁灾”一句,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皇帝巡幸所带来的变化和震撼。"蓬海变"可能指的是某种自然景象的改变,而"柏梁灾"则是古代传说中的大洪水,这里用来形容巨大的、无法忍受的灾难。
最后,“代挹孙通礼,朝称贾谊才。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诗人赞美了皇帝的德行和臣子的才能,以及他们之间和谐相处的情景。"代挹孙通礼"可能在提及某种典故或是礼仪之事;"朝称贾谊才"则直接指出了某位贤臣的文学才能;而"忝侪文雅地,先后各时来"则描绘了不同朝代的文人墨客汇聚在一起的情景,他们或许是为了庆祝皇帝巡幸而共同赋诗。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巡幸过程的细腻描写,以及对历史、文化和自然景观的融合,展现了皇权的威严与文人的才华,是一首典型的宫廷乐府诗。
朱楼路。犹是曲槛迷花,暗镫飘雨。
无端罗幕新寒,秋阴减了,西亭碧树。倦凝伫。
凄绝画帘重卷,燕梁无主。
门前便是青芜,夕阳似恋,斑骓系处。
谁省筝边幽意,冷尊慵对,飞香狂舞。
曾记小桃开时,肠断前度。红蔫翠涴,花底频回顾。
空消受、鸾奁怨黛,鸳帱凄语。梦里流光去。
更堪醒后,愁添锦柱。零乱风帘絮。
心事冷、依依金炉残炷。等閒说共,旧屏鹦鹉。
听到盘空语。黯关河、斜阳影里,乱愁如雨。
坏堞荒邮人去后,一片无情陇树。
便聒尽、凄凉谁诉。
墨阵翻飞争巢急,问风枝、漂堕知何处。
无限意,趁归羽。伶俜冻雀成新侣。
蓦回头、昭阳梦换,玉颜都误。
啼过延秋千屋破,头白空伤倦旅。
又断影、霜笳催暮。
几许衰杨飘零尽,只隋堤、流水无今古。
三两点,带愁去。
乍凉台丝敞,灯影外,小红阑。
借露盏延秋,风弦待月,禁得幽单。寥天。
唳鸿去杳,黯愁云、洒遍米家山。
凉思微怜越苧,倦怀还理吴笺。当筵。狂欲碎青珊。
邀梦到花前。奈镜影传愁,筝心诉怨,抛断华年。
人间。旧春在否,又牵肠、处处听啼鹃。
此夜西亭酒醒,琼娥知我无眠。
诔秋鹃,剩片石花铭,瘗恨终古。
旧劫华鬘,渺后宫烟草,东风无主。
怕作换巢鸾凤,夜半同蹑飞凫。
休问艳影,长桥玩月,那时情素。谁写眉庵乐府。
仗牙拍,谱出红儿新句。杯酒话旧,齐云白杨天暮。
荒原遍寻故阡,问拾翠人归知否。砑光抚。
春愁尽付尘土。
炉烟候暖,帘雨戒寒,倦极拥衾无寐。
酒力初销,更听撼林惊吹。引霜天、断角催人起。
换向晓、娟娟素景,蟾华潋滟无际。寂寞凭阑地。
渐眼断京尘,梦迷湘水。后约丁宁,坐费翠封传泪。
好年光、虚度衰镫底。
待与约、江湖送老,怕归鸿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