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蟠梵王宅,钟阜出南东。
一水天光限,诸峰雾气通。
幡幢低晚树,钟磬下晴空。
茆屋如堪赋,能忘讯已公。
龙蟠梵王宅,钟阜出南东。
一水天光限,诸峰雾气通。
幡幢低晚树,钟磬下晴空。
茆屋如堪赋,能忘讯已公。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壮丽的江南山水画卷。"龙蟠梵王宅"暗示了寺庙的庄严与地理位置的特殊,"钟阜出南东"则形象地写出山势起伏,钟山如龙盘曲。"一水天光限"展现出江水映照天空的开阔景象,"诸峰雾气通"则描绘了山间云雾缭绕的神秘氛围。
"幡幢低晚树"描绘了夕阳下佛幡随风低垂,晚树相衬的宁静画面,"钟磬下晴空"则通过钟声回荡在晴朗的天空中,增添了禅意和时空的深远感。最后两句"茆屋如堪赋,能忘讯已公"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希望他能在如此美景中忘却离别的忧愁,流露出深厚的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以景寓情的赠别诗,借景抒发了诗人对朋友的祝福和对自然景色的赞美。
十月今朝又初一,丛林正值开炉日。
打斋卖饭也寻常,残杯冷炙谁能吃。
天无门,地无壁。
葫芦棚上种冬瓜,两手扶犁水过膝。
跳金圈,吞栗棘,毡拍板对无孔笛。
屈屈,独脚山魈解双踢。
去年冬里无炭烧,今年定是无火炙。
饥时饥到眼睛黄,穷时穷至赤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