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楚人插秧》
《观楚人插秧》全文
明 / 朱应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蒸]韵

插禾怜楚俗,田畛绿层层。

共道临芒种,那能避郁蒸。

歌词人互荅,音节鼓相应。

但使民多粒,宁忧谷价腾。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楚地农民在芒种时节插秧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农事特色。

首句“插禾怜楚俗”,诗人以“怜”字表达了对楚地插秧习俗的深情关注与欣赏,体现了对当地农耕文化的尊重与喜爱。接着,“田畛绿层层”一句,通过“绿层层”的描绘,展现了稻田在春末夏初时节的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共道临芒种,那能避郁蒸”两句,点出了芒种时节的气候特点——炎热难耐,但农民们依然不辞辛劳地进行农事活动,体现了他们对丰收的渴望和对土地的热爱。这里“共道”二字,形象地描绘了乡间邻里间相互协作、共同应对农事的情景。

“歌词人互答,音节鼓相应”则进一步展示了农忙时节的热闹场面。农民们在插秧的同时,唱着歌谣互相呼应,鼓声与歌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生动活泼的画面,充满了生活的乐趣和劳动的热情。

最后,“但使民多粒,宁忧谷价腾”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农业丰收的美好愿望,同时也隐含了对粮食价格稳定、百姓生活安定的关切之情。这两句既是对农民辛勤劳动的肯定,也是对社会和谐稳定的美好祈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楚地农民插秧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农耕文明的独特魅力,以及人们对自然、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

作者介绍

朱应登
朝代:明   字:升之   号:凌溪   籍贯:扬州府宝应   生辰:1477—1526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猜你喜欢

予赋雁湖诗蒙友社诸文继声不一辄复自和四首·其三

闲来日日理荒馀,剩引涟漪一派俱。

试把渔竿临断岸,从教画手貌成图。

啼春不到莺无友,警夜谁知雁有奴。

出处须将时运看,莫分廊庙与江湖。

(0)

送陈司理

平生直道耻求人,下位沈英久未伸。

齐吹古来偏有滥,叶龙今更不宜真。

天边奕世三台贵,江上先庐一亩贫。

大抵穷通相倚伏,这回寒谷解逢春。

(0)

惜才

子云辞赋似相如,自说雕虫异壮夫。

何事犬羊誇质素,患他人爱著貂狐。

(0)

论文二首·其一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

若见江鱼须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坟。

(0)

中秋夜玄云蔽月行

惆怅中秋不见月,太阴垂云兔藏窟。

我欲上天扫玄云,桂露团团渍冰阙。

中天放出千里光,层楼翠阁遥相望。

一杯一杯重相劝,今年赏汝中秋愿。

上天高高末由到,玄云愈浓不可扫。

空庭蜡炬落寒花,宫裘起舞秋风老。

(0)

题绝胜亭

孤鸿落照下沧洲,人在云间选胜幽。

好梦知君依魏阙,此生惟我识荆州。

卜居支遁应同志,载酒山公已绝忧。

他日澄江净如练,主人端在塞垣秋。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萧红 俞平伯 黄兴 陈独秀 刘少奇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