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论文二首·其一》
《论文二首·其一》全文
宋 / 李觏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

若见江鱼须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坟。

(0)
注释
往往:常常,普遍地。
能文:擅长写作,有文采。
意熟辞陈:文思熟练,言辞陈旧。
未足云:还不足以称道。
江鱼:比喻无辜受难的人。
恸哭:极度悲痛地哭泣。
屈原坟:象征屈原的悲剧命运,暗示冤屈。
翻译
现代人常常自诩擅长写作
即使文思流畅、言辞老练也不足挂齿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宋代文学家李觏的《论文二首》。此处只鉴赏提供的两句,不涉及全诗内容。

"今人往往号能文,意熟辞陈未足云。"

这里批评的是当时文坛上的浮浅现象。"今人"指代当时的人们,"往往号能文"表明他们常常自诩有文学才能,但实际上是"意熟辞陈",即内容枯燥、思想陈旧,没有新的意境和深刻的内涵。"未足云"则暗示这些文字虽多,但远不足以让人满意。

"若见江鱼须恸哭,腹中曾有屈原坟。"

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对于古代文学巨匠屈原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后世轻易评断前人作品的不满。"若见江鱼须恸哭"中的"江鱼"即是屈原自比,表示诗人在看到江中游鱼时,就会为屈原的遭遇而感慨落泪。"腹中曾有屈原坟"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屈原作品的熟记和内化,如同心中有着屈原的墓葬一般。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的严肃态度,以及对前人巨匠深厚的情感和认可。同时,也不满于当时文坛上的浮夸之风,主张文学应当有更深刻的思想内涵。

作者介绍
李觏

李觏
朝代:宋   字:泰伯   号:盱江先生   籍贯:来学者常数十百   生辰:1009—1059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猜你喜欢

张子鱼过访

故人天上至,清宴夜深开。

泽畔微芳度,江皋暝色回。

枫林停翠幰,月岸拥金罍。

正苦欢娱逼,无令候吏催。

(0)

送顾医

潦倒文园客,淹留顾虎头。

我看方士传,君向古人求。

药裹春心满,风帆晚浪收。

匡庐傍南斗,归作采芝游。

(0)

马侍御见访山中·其二

一辞金马籍,甘老白云岑。

喜子今持斧,怜予此盍簪。

各天晤不数,末路契逾深。

徙倚庭前树,栖乌欲满林。

(0)

出狱后归兴二首·其二

孤愤辞梁狱,高歌望楚乡。

烟花春沔鄂,楼阁昼潇湘。

吊古怀增慨,寻仙事颇荒。

何如共渔父,一笑咏沧浪。

(0)

子夜四时歌一十二首·其十二

对雪具清酎,强欢再三进。

欢爱雪舞筵,侬恐雪侵鬓。

(0)

菩萨蛮.怨别

轻舟已逐春江去,柳丝不肯牵郎住。

枝上啭流莺,知君听未曾。

斜风催薄暮,远送楼头雨。

无语剔银灯,重门静夜扃。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