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七里香尘熨柔碧。
看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
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竮向人立。
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
又小婢催人、去梳头,向镜里流眸、蓦然偷瞥。
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七里香尘熨柔碧。
看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
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竮向人立。
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
又小婢催人、去梳头,向镜里流眸、蓦然偷瞥。
这首《洞仙歌》描绘了一幅细腻而生动的春日闺房图景。词中以女性的视角,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女子从清晨醒来至梳妆打扮的过程,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情感细腻。
“绣帆收了,正雨丝初歇。” 开篇即描绘了雨后初晴的景象,绣帆象征着女子的衣物或床帐,收起绣帆,暗示着室内环境的清新与宁静。雨丝初歇,空气湿润而清新,为整个场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七里香尘熨柔碧。” 这一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七里香的香气比作熨斗,轻轻抚过碧绿的草地,形象地描绘了香气弥漫、沁人心脾的情景。这里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喻了女子的娇美与温柔。
“绿杨阴外、楼阁溟濛,是多少,春睡初醒时节。” 描述了室外绿杨环绕、楼阁隐约的景象,以及春日早晨女子刚从梦中醒来的情景。这一句通过对比内外环境,既表现了外界的生机盎然,也衬托出女子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接下来的几句,“犀帷催唤起,饧眼慵揉,刬袜竛竛向人立。” 描绘了女子被唤醒后的动作与神态。犀帷代表了奢华的寝具,反映出女子生活的精致与高雅。饧眼慵揉,表现了女子初醒时的朦胧与慵懒,而刬袜竛竛向人立,则展现了她起身时的轻盈与自然。
“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傍娘坐、恁般羞涩。” 这一段描述了女子在准备早餐时的动作,以及与母亲互动的场景。檀盏递完时,低项回身,表现了女子的乖巧与害羞,傍娘坐时的羞涩,更增添了人物的情感层次。
最后,“又小婢催人、去梳头,向镜里流眸、蓦然偷瞥。” 通过小婢的催促,引出了女子梳妆打扮的过程。向镜里流眸,蓦然偷瞥,既表现了女子对美的追求,也透露出一丝少女的调皮与好奇。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女子日常生活的片段,更传达了春日清晨特有的宁静与美好,以及女子内心世界的细腻与丰富。
席次韵江水自石纽,灌口怒腾辉。
便如黑水北出,迤逦到三危。
百尺长虹夭矫,两岸苍龙偃蹇,翠碧互因依。
古树百夫长,修竹万竿旗。
画堂开,风与月,巧相随。
史君领客行乐,旌纛立披披。
慨想二江遗迹,更起三闾忠愤,此日最为宜。
推本美功意,禹甸六章诗。
仙子奇容。
是名花第一,美占春风。
烟香笼浅翠,露靓浥芳红。
怜舞燕,惜惊鸿。
想独步吴宫。
料认得、娇云媚雨,来自巫峰。
风流正与欢浓。
羡高楼并倚,曲影阑东。
烛摇留醉枕,尘坠恋歌钟。
三弄笛,五花骢。
莫行乐匆匆。
但看取、天长地久,笑语相逢。
风露浸秋色,烟雨媚湖弦。
旌旗十里小队,拟约醮坛仙。
身在黄旗朱邸,名在玉皇香案,底事个人传。
正恐未免耳,惊搅日高眠。
虎分符,龙握节,鹿御轓。
於君本亦馀事,所乐不存焉。
一点春风和气,无限蓝田种子,渺渺玉生烟。
富贵谁不肯,借问此何缘。
万里蜀山险,难似上青天。
谁知间有、人心之险甚山川。
赖得皇华星使,满载春风和气,来自鉴湖边。
要识方寸地,四十万云烟。
佩珑璁,冠昱火龠,组蝉聊。
眼前富贵余事,所乐不存焉。
闻道汉家子政,博考兰台载籍,胸次著千年。
会有太一老,同结海山缘。
轻露沦残暑,蟾影插高寒。
团团只似前夕,持向老莱看。
九帙元开父算,六甲更逢儿换,梧竹拥檀栾。
都把方寸地,散作万云烟。
锦边城,云间戌,雪中山。
风流老监在此,忧顾赖渠宽。
天上玉颜合笑,堂上酡颜如酒,家国两平安。
又恐玉川子,茗碗送飞翰。
世界要扶助,人物载耆英。
茫茫四海,谁识今代有厖臣。
万顷青湖佳气,一片紫岩心事,天付与斯人。
耸耸铁冠吏,表表白云卿。
海沮漳,城汉郢,宅峨岷。
规摹妙处,胸次纳纳几沧瀛。
未说令公二纪,先看武公百岁,年与学俱新。
星弁百僚准。
天宇四时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