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袂高台上,春风散绮罗。
西陵望不见,明月照漳河。
掩袂高台上,春风散绮罗。
西陵望不见,明月照漳河。
这首诗《魏宫怨》由明代诗人徐熥所作,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宫中女子的孤独与哀愁。
首句“掩袂高台上”,描绘了一位宫女在高台上掩面而立的场景,暗示了她内心的悲伤与羞愧。接着,“春风散绮罗”一句,以春风轻拂、绮罗飘扬的景象,反衬出宫女内心的孤寂与落寞。春风本是温暖和煦的象征,但在宫女眼中,却成了加重孤独感的背景。
“西陵望不见”一句,进一步深化了宫女的思念之情。西陵,可能是指远方的亲人或故乡,宫女遥望却无法触及,表达了对亲人的深深思念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最后,“明月照漳河”以明月洒下的清辉,映照着漳河,营造出一种凄美而宁静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宫女内心深处的哀愁与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宫女在深宫中的孤独、思念与哀愁,以及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