泯尽山中生意,却供座上挥如。
欲笑石家宾铁,金刚禅此非虚。
泯尽山中生意,却供座上挥如。
欲笑石家宾铁,金刚禅此非虚。
这首诗以“木根如意”为题,作者是清朝的弘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深刻的理解。
首句“泯尽山中生意”,描绘了山林中的生机被某种力量消磨殆尽的景象,暗示了一种生命的消逝或枯萎的状态。接着,“却供座上挥如”则转而描述这种消逝的生命之物,竟成为了人们座上挥洒的对象,形成鲜明对比,引人深思。
“欲笑石家宾铁”一句,借用了典故,暗指那些看似坚硬、不可一世的事物,实际上可能脆弱不堪一击,如同石室中的宾客铁器,在特定情境下也能轻易被破坏。这里巧妙地将自然界的规律与人生的道理相联系,寓意深刻。
最后一句“金刚禅此非虚”则点明了主题,通过金刚禅的比喻,强调了即使在看似坚不可摧的情况下,真理与智慧(此处的“金刚禅”)依然能够穿透表象,揭示本质。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反思,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体现了作者对于宇宙万物和人类存在意义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现象的细腻描绘和深刻寓意的挖掘,展现了作者对生命、自然与人类存在的独特见解,富有哲理性和启发性。
山风何飕飗,堕叶掷虚阁。
远怀山月秋,顾不如畴昨。
梵宇如劫馀,寒原亦凋落。
数里有名泉,潆洄碧云端。
携筇探之去,石干青若盘。
入口晨露晞,剧饮不畏寒。
不将军持来,何以惠所欢。
石洞隔昏钟,明发问樵子。
围木晻暧中,枵穴仍聒耳。
岩林翳渍委,沾涩踏不起。
良材下维箨,诗人所为訾。
稷实愁霜风,兹游况如此。
安得列御方,乘之泛我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