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福山庵》
《福山庵》全文
元 / 黄清老   形式: 古风  押[药]韵

晨光海上来,云气升万壑。

鸡鸣落花中,残钟度城郭。

庵僧戴星出,我自饭藜藿。

宁知天地心,但有山水乐。

书灯夜摇动,雾气侵几阁。

开扉得新月,欲掩见栖雀。

烟霞暂相违,笔砚庶有托。

但留松间雪,付与双白鹤。

庭柯换故叶,林竹脱新箨。

何日芝草开,挐舟赴前约。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ānān
yuán / huángqīnglǎo

chénguānghǎishàngláiyúnshēngwàn

míngluòhuāzhōngcánzhōngchéngguō

ānsēngdàixīngchūfànhuò

níngzhītiānxīndànyǒushānshuǐ

shūdēngyáodòngqīn

kāifēixīnyuèyǎnjiànquè

yānxiázànxiāngwéiyànshùyǒutuō

dànliúsōngjiānxuěshuāngbái

tínghuànlínzhútuōxīntuò

zhīcǎokāizhōuqiányuē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黄清老的《福山庵》描绘了一幅清晨山中庵寺的宁静画面。首句“晨光海上来”,以大海之晨光比喻曙光照耀,展现出清新明亮的意境。接下来,“云气升万壑”描绘了山谷间云雾缭绕的景象,富有动态美。

“鸡鸣落花中,残钟度城郭”通过鸡鸣声和残余的钟声,传递出时光流转,庵寺与世俗生活的微妙联系。庵僧早起劳作,“戴星出”形象地写出僧人修行的勤勉。诗人自己则简单生活,“饭藜藿”表达对简朴生活的满足。

“宁知天地心,但有山水乐”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以及在山水之间找到的乐趣。夜晚,书斋内灯光摇曳,雾气弥漫,新月映入门扉,诗人与外界的烟霞暂别,借笔墨寄托情感。

最后,诗人期待着芝草盛开的那一天,乘舟前往约定之地,流露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全诗以季节更替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感悟,语言质朴,意境深远。

作者介绍
黄清老

黄清老
朝代:元

(1290—1348)元邵武人,字子肃。笃志励学,泰定帝泰定四年进士,除翰林国史院典籍官,迁应奉翰林文字兼国史院编修。出为湖广儒学提举。时人重其学行,称樵水先生。有《春秋经旨》、《四书一贯》。
猜你喜欢

送都给事王文哲奉命祭告南海便道归东筦省亲

百神受职逢新主,万里乘槎到海湄。

事异碧鸡烦汉使,祠临黄木见唐碑。

鳌波翠涌春流外,乌綵红看晓沐时。

几度瞻云今最便,谏垣应讶缀班迟。

(0)

汴梁有感

霸主荒台空突兀,隋堤残柳正萧疏。

耕夫不识市朝变,野寺犹存宫殿馀。

士惯悲歌成故俗,土含燐血已穿渠。

抱城浊浪何时息,汉策今惭总不如。

(0)

挽提学丰城游公

七闽山斗失瞻依,春雨芹香报德祠。

面命不忘青眼意,心丧犹系白头思。

谁人已许心中剑,独我来观冢上碑。

载仰龙光堪顿首,断厓烟树倍凄其。

(0)

谒陵

面辞丹陛谒皇陵,十里桥前尽却乘。

国祚万年绵大统,鼎湖千载忆遐升。

更催玉漏犹残滴,班列丹霄最上层。

祀事已终归去急,拟陈哀颂愧非能。

(0)

水仙花·其二

明月珠衣翡翠裳,冰肌玉骨自清凉。

不随王母瑶池去,来侍维摩病几旁。

(0)

赋得潇湘曲送复上人之湖南

潇湘露白西风起,江竹斑斑澧兰紫。

神僧八月溯星河,木杯飞渡潇湘水。

潇湘两岸遥相望,仙人霞裾白霓裳。

炯炯吴丝照清浦,凤梭制锦回龙章。

翠管银笺为谁写,璚佩蠙珠烂盈把。

兰桡归来江渚空,五两悬风疾于马。

鹧鸪啼雨苍梧秋,渺渺吴云天尽头。

翠珉刻得蛟龙字,寄逐南鸿湘水流。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释印肃 谢榛 马钰 曹勋 陈曾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