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珠衣翡翠裳,冰肌玉骨自清凉。
不随王母瑶池去,来侍维摩病几旁。
明月珠衣翡翠裳,冰肌玉骨自清凉。
不随王母瑶池去,来侍维摩病几旁。
这首元代诗人商挺的《水仙花(其二)》以水仙花为题,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出水仙花的独特魅力与高洁品质。
首句“明月珠衣翡翠裳”,将水仙花比作穿着明月般珠光宝气、翡翠般华美衣裳的女子,形象地展现了水仙花的美丽与高贵。这里的“明月”与“翡翠”不仅描绘了花朵的颜色与光泽,更赋予了它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
次句“冰肌玉骨自清凉”,进一步刻画了水仙花的清冷与高雅。冰肌玉骨形容其肌肤如冰般透明,骨骼如玉般温润,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清凉之感,暗示了水仙花在炎热夏日中带来的清新与宁静。
后两句“不随王母瑶池去,来侍维摩病几旁”,则通过对比与象征的手法,表达了水仙花不同于其他花卉的特殊价值与意义。这里,“王母瑶池”象征着仙境般的美好与高远,而水仙花却选择了“来侍维摩病几旁”,即在病榻前陪伴,展现出其对人间疾苦的关注与关怀,以及不追求个人名利、甘于奉献的精神。
整首诗通过对水仙花的细腻描绘,不仅赞美了它的外在之美,更深刻揭示了其内在的高洁品质与无私精神,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对高尚人格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