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名旧日说繁华,桃树垂杨绕县衙。
自扫边尘清朔漠,空馀雉堞乱啼鸦。
连村禾黍犹千亩,满堡人烟有几家。
访古从容问耆老,出门不觉夕阳斜。
杨名旧日说繁华,桃树垂杨绕县衙。
自扫边尘清朔漠,空馀雉堞乱啼鸦。
连村禾黍犹千亩,满堡人烟有几家。
访古从容问耆老,出门不觉夕阳斜。
这首诗描绘了杨名堡昔日的繁华与今日的沧桑之感。首联“杨名旧日说繁华,桃树垂杨绕县衙”以“杨名”开篇,点出地名,并通过“桃树垂杨”这一富有生机的景象,暗示了过去这里的繁荣景象。接着,“自扫边尘清朔漠,空馀雉堞乱啼鸦”两句,通过“边尘”和“雉堞”的对比,展现了从繁华到荒凉的变化,同时“乱啼鸦”也增添了几分凄凉之感。
颈联“连村禾黍犹千亩,满堡人烟有几家”则从广度和深度上进一步描绘了今日的景象。虽然“连村禾黍”仍显一片生机,但与“千亩”相比,今日的“几家”人烟显得格外稀少,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往昔繁华不再的感慨。
尾联“访古从容问耆老,出门不觉夕阳斜”以访古者的态度收束全诗,通过“从容”二字,展现了访古者的耐心与深思,而“不觉夕阳斜”则巧妙地将时间的流逝与历史的变迁融为一体,给人以深深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杨名堡今昔对比的描写,不仅展现了历史的变迁,也蕴含了对过往繁华的怀念与对现实的反思。
山村十余家,古木自回互。
笋穿来东邻,果熟落北户。
居邻结姻娅,鸡犬互相顾。
出门望原田,高低百余步。
仲夏天气晴,凉风集高树。
茶瓜供过客,留话惬幽素。
日晚童樵归,问名均不误。
淡淡浮云生,飒飒秋风来。
客子坐愁思,抱剑久徘徊。
中朝授官爵,本以恤民灾。
时俗竞繁华,弃置不复怀。
朝游过上苑,夕宴登高台。
弦歌满堂下,旨酒盈樽罍。
富贵岂不乐,贫贱多渴饥。
以言推所欲,均半育群黎。
妆楼正卧,底须诘取,于菟痴小。
解事吴娃,戏学凤仙亲捣。红丝缭绕。
便万贯、呼来还少。防失却,袅蹄重铸,閒坊寻到。
蟋蟀吟中醒悄。正无声四壁,立残斜照。
不捕依然,阶药纷披藏好。携儿乳饱。
从榻畔、微温相恼。春回早。八九墙阴新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