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馀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咏歌篇篇实为绝伦一一尤难次韵强率鄙思别奉五章却以秘阁清虚地为首句所谓效西子之颦也惟工拙之不同岂天壤之相接莞尔而笑其敢逃乎·其一》
《伏蒙侍郎见示蓬阁多馀暇诗十首调高情逸无以咏歌篇篇实为绝伦一一尤难次韵强率鄙思别奉五章却以秘阁清虚地为首句所谓效西子之颦也惟工拙之不同岂天壤之相接莞尔而笑其敢逃乎·其一》全文
唐 / 李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秘阁清虚地,深居好养贤。

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

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

应同白少傅,时复枕书眠。

(0)
注释
秘阁:隐藏的书房。
清虚:清净空灵。
地:地方。
深居:隐居深处。
养贤:培养贤能之人。
尘外事:世俗之事。
洞中天:世外桃源。
日转:太阳慢慢移动。
迟迟:形容时间漫长。
影:影子。
炉焚:炉火燃烧。
袅袅烟:轻烟缭绕。
白少傅:白居易,曾任少傅官职。
时复:时常。
枕书眠:枕着书本睡觉,表示热爱阅读。
翻译
隐秘的书阁清静无尘,深居之处适宜养育贤才。
在这里听不到外界的纷扰,仿佛身处世外桃源般的洞天福地。
阳光慢慢移动,长长的影子摇曳,炉火燃烧,轻烟袅袅上升。
应该像白居易那样,时常枕着书卷安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秘阁清虚地,深居好养贤"表达了诗人追求一种清净和高雅的居所,以便于修身养性。"不闻尘外事,如在洞中天"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超然,仿佛置身于远离尘世的洞穴之中。

"日转迟迟影,炉焚袅袅烟"是对时间流逝和生活情景的描写,给人一种静谧、悠闲的感觉。"应同白少傅,时复枕书眠"则透露出诗人与古代隐逸白少傅(即白云从)精神上的共鸣,偶尔沉浸于书卷之中,寻找知识和智慧的安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内心世界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独立和生活简约的向往。诗中的意境清新脱俗,语言平实而不失雅致,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作者介绍

李昉
朝代:唐   字:明远   籍贯: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   生辰:925年-996年2月22日

李昉(925年-996年2月22日),字明远,汉族,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名相、文学家。后汉乾佑年间(948年)进士。累官至右拾遗、集贤殿修撰。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为中书舍人。宋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以特进、司空致仕,至道二年(996年)卒,年七十二,赠司徒,谥文正。李昉效法白居易诗风,为“白体诗”代表人物之一。典诰命共三十余年,曾参与编写宋代四大类书中的三部(《太平御览》、《文苑英华》、《太平广记》),有文集五十卷,今已佚。
猜你喜欢

苦雨次前韵四首·其一

雨脚波头远接连,衣寒础润犯梅天。

谁怜旅食缁尘客,日问珠炊与桂然。

(0)

定海甲寅口号七首·其四

水泛沟塍意欲餍,凌晨还复雨廉纤。

早秧未颔犹须插,晚谷无多不更㘱。

(0)

到房交代招饮四首·其一

蹑尽巉岩气未苏,悔来坡下独长吁。

一观烟雾南山面,从昔名坡信厚诬。

(0)

呈程帅五首·其一

平?陆海吸潘江,羽扇雍容筑受降。

许蔡衡湘全楚地,了知邾郐不在邦。

(0)

次韵答陈梦锡十首·其六

冰檗未肯执名卿,搔头自剔书窗灯。

君家老人如椽笔,浙江鄞水倒泓澄。

(0)

四十三年住此间,八十八岁尚红颜。

(0)
诗词分类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诗人
欧大任 姚燮 彭孙贻 白居易 赵蕃 梅尧臣 程敏政 陈献章 韩淲 杜甫 刘崧 范成大 邓云霄 朱熹 黄庭坚 顾璘 李白 顾清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