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数峰峦到石门,缓移屐齿步云根。
一樽浊酒林间坐,古木苍萝日月昏。
细数峰峦到石门,缓移屐齿步云根。
一樽浊酒林间坐,古木苍萝日月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林景象。诗人"细数峰峦到石门",通过细致入微的动作,展现出对自然景色的专注与欣赏,仿佛在丈量山势,寻找通往神秘洞口的路径。"缓移屐齿步云根",诗人步履轻缓,仿佛踏着云雾,暗示了山势陡峭,环境清幽。
"一樽浊酒林间坐",诗人选择在林中独酌,借酒消愁或品味自然,浊酒增添了孤独与沉思的氛围。"古木苍萝日月昏",描绘出古树参天,藤萝缠绕,日光透过缝隙洒下,营造出一种古老而静谧的时光感,黄昏时分更显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灵源洞周边的自然风光,流露出诗人对山水之美的深深陶醉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宋代的文人士大夫常有寄情山水的情怀,喻良能此诗正是这种情感的体现。
花与人同瘦。记无聊、栖香弄影,芳心微逗。
数点眉峰横远黛,早被东风吹皱。
薄中了、恹恹病酒。
已过踏青寒食节,问江南、双燕归来否。
思往事,碑衔口。柔情曲曲肠回九。
数不尽、寻消问息,几番辜负。
一寸心头愁万斛,凭尔春浓如绣。
干甚事、青袍淹透。
深巷梨花门半掩,耐凄凉、小雨黄昏后。
云路迥,但搔首。
几个莺梭,早织就、千丝万缕。
最苦是、苏堤欲晓,灞桥将暮。
媚眼未醒开又合,纤腰半倒扶难住。
重沉沉、搭在玉栏杆,和烟雨。还记得、长亭路。
曾折送,行人去。恁牵缠似我,别时情绪。
帘暗梦回应有泪,楼高目断浑无语。
隔青山、不见紫骝归,蒙天絮。
巾车偶淩尘,城市稀识面。
羡公垂老年,兄弟得相见。
一丘心所期,八口力已倦。
风檐接对问,万语归一叹。
平居味昔言,识字始忧患。
温训故相宽,学问出屯难。
时方际阳九,大野看龙战。
篝狐惊夕枕,椎埋讶朝畔。
沟壑填罢癃,民命一何贱。
偷息幸吾侪,经画得再饭。
出门惮搔首,返棹已嫌缓。
蒙方养毛羽,公其守文献。
髭白日以添,观河自知变。
相思苦公遥,相逢喜公健。
斯世惜馀黎,时愁诵云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