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送南阳李太傅·其一》
《送南阳李太傅·其一》全文
宋 / 王禹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两朝黄阁预弥纶,又策春坊第一勋。

僧塔旧题前进士,斋坛新拜上将军。

马衔金勒冲微雪,雁避红旌入断云。

还似徐州张仆射,御诗相送四方闻。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王禹偾所作,送别南阳李太傅。这首诗的艺术风格雄浑典雅,充满了对英雄人物的赞美和怀念之情。

首句“两朝黄阁预弥纶,”中的“黄阁”,指的是皇宫,表明诗中的人物在两个朝代都享有很高的地位。这里的“预弥纶”,则是形容其政治地位和影响力之大。

第二句“又策春坊第一勋。”中,“春坊”通常是指军营,而“第一勋”表明诗中的人物在军事上的成就和荣誉也是首屈一指的。

第三句“僧塔旧题前进士,”通过对僧塔上旧有的题刻进行描写,引出了诗人对往昔岁月的回忆。其中,“进士”是科举考试中的一种称谓,意味着考生在学术和文学上的成就。

第四句“斋坛新拜上将军。”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新晋升为将军的人物进行祝贺之情。这里的“斋坛”是指仪式举行的地方,而“新拜”说明这是一个新的开始。

接下来的两句“马衔金勒冲微雪,雁避红旌入断云。”则通过对骑乘和军旗的描绘,展现了诗中人物英勇和威武的一面。其中,“金勒”是指装饰华丽的马缰,而“微雪”、“断云”则营造了一种壮阔的战争氛围。

最后两句“还似徐州张仆射,御诗相送四方闻。”通过对历史上著名人物徐州张仆射的提及,来表达诗人对于李太傅不凡的赞誉。这里的“御诗”,是指皇帝所赐之诗,而“四方闻”则意味着这份荣耀和尊贵传遍了四面八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和军事成就的回顾,以及对人物英勇形象的塑造,展现了一种英雄气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李太傅离别的不舍之情。

作者介绍
王禹偁

王禹偁
朝代:宋   字:元之   籍贯: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   生辰:954—1001

王禹偁(chēng,954年-1001年):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史学家。字元之,济州钜野(今山东菏泽市巨野县)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宋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至黄州,故世称王黄州,后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
猜你喜欢

用刘梦得三题·其一

春向晚,斜日在高楼。幽花愁脉脉,轻絮去悠悠。

冉冉三更雨,萧萧通夜愁。

(0)

古意效东野二首·其一

与君虽异坊,秋凉各平分。

已遣月入牖,更教风扫门。

照君幌中寝,拂君堂上尘。

绸缪似衣带,终日绕君身。

(0)

小雨效韦体

午景蔽浮云,芳林散清雨。

虚窗度遥吹,稍觉青叶举。

残蔬知夏馀,陨叶兆秋序。

幽独无往来,烹茶谁晤语。

(0)

入伏后三日

老火炽而焰,端能流弱金。

清秋有微警,西风生薄阴。

日中无停晖,俯仰忽已沉。

齐纨不足玩,流景逝骎骎。

盛衰宁独行,巾具密相寻。

蓬茅有佳处,亦足慰人心。

(0)

登城二首·其二

绿野望不极,登临引兴长。

凭高延泽国,搔首对风光。

乍出莺贪柳,新归燕拣梁。

欣欣物华好,吾亦引清觞。

(0)

挽黄几道

异政颍川凤,遗风叔度陂。

闻哀苦朋友,归葬束书诗。

百岁乡人社,他年故吏碑。

知公万金产,故在阿戎儿。

(0)
诗词分类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诗人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陈宝箴 李延年 王缙 郑光祖 沈梦麟 张翼 韩世忠 曹髦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